《孔门十哲》简介
《孔门十哲》这本书是由.潘恩群著创作的,《孔门十哲》共有114章节
1
学术委员会
学术总顾问:吴庆峰(山东师范大学教授) 学术主任: 李文军(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教育学会副会长) 孙书文(山东省中华诗文教育学会会长山东...
2
序言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强调要通过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中国智慧...
3
目录
目 录 学术委员会 序言 仁而乐学篇——颜回 1 拜师求学 2 克己复礼 3 吃米见仁 4 谦逊言志 5 回也不愚 6 回何敢死 7 为邦之道 8 贤哉回也 9...
4
仁而乐学篇——颜回
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回以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 ——《孔子家语通解·卷第九·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克己复礼...
5
1 拜师求学
“夫子,您可以收我儿子颜回(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做正式弟子了。虽然前几年您因我家贫,多次说要免收他拜师的‘束脩’[1],可是他一定要自己攒够,才肯正式拜师。...
6
2 克己复礼
颜回拜师孔子为学,深切感受到孔子对“仁”极为推崇。一个人怎样做才能够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呢?他苦苦思索,不得其解。 有一天,颜回陪侍孔子在屋里弹琴唱诗,中途进来...
7
3 吃米见仁
颜回“吃米见仁”的故事,发生在追随孔子周游列国“在陈绝粮”期间。当时孔子居住的陈国,遭到吴国和楚国两大强国的轮番征讨。楚昭王带兵伐吴救陈,了解到孔子在陈国不得志...
8
4 谦逊言志
孔子特别关注对弟子志向的培养,尤其是对颜回、子路和子贡三位弟子的志向指导。有一次,颜回和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交谈。孔子提议他们彼此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率直,抢先说...
9
5 回也不愚
孔子对颜回赞赏有加,难道就没有不满批评之语吗?熟读《论语》的读者,是能够发现一两处孔子对颜回不满的评价的。 颜回自从成为孔子的正式弟子后,每次认真听完孔子讲解《...
10
6 回何敢死
孔子周游列国到的第一个国家是卫国。 卫灵公虽然表面上对孔子礼遇有加,但并不真心认同孔子的仁义礼乐治国之道。卫灵公身边的奸臣见风使舵,便向卫灵公诬告孔子及其弟子对...
11
7 为邦之道
孔门弟子众多,才华横溢。孔子周游列国回归鲁国后,弟子们大多都在周边国家为官从政,各显神通。子路先在鲁国做季氏宰,因“季氏将伐颛臾(zhuān yú)”事件(见本...
12
8 贤哉回也
孔子在与颜回的父亲颜路交流时,曾为颜回抱不平道:“颜回的学问和道德都是很好的,可是却一直穷得很;端木赐常常不安分做学问,喜欢囤货经商,猜测市场行情,竟然每每都猜...
13
9 子哭之恸
孔子晚年归鲁后,看到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担心后世仁义之道不行,非常忧虑地对弟子们说:“我还有一件大事没有做成啊!君子最担忧的就是死后没有留下好的名声。我的主张不...
14
10 追忆颜回
颜回之死,给孔子的精神世界带来巨大的打击。颜回去世的那一年,孔子常常向来宾和他的弟子追忆评价颜回优秀好学的品质。 鲁哀公向孔子这位受人尊敬的国老请教治民之道来了...
15
孝感人间篇——闵子骞
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论语译注·先进篇第十一》 待客孔子...
16
11 鞭打芦花
说起闵子骞(闵损,字子骞)的家世,也是非常显赫的。他的父亲闵马世居鲁国曲阜,为鲁闵公八世子孙。按当时国君子嗣传承制度,八世之后将别于公族,降为庶民。时逢鲁国三桓...
17
12 虔诚拜师
转过年来,闵子骞已经成长为十六岁的少年郎了。他听说三十一岁的孔子受到鲁国国君支持开办私学的消息,就向父亲提出了前往拜师学习的想法。闵马在鲁国时就知道孔子这个好学...
18
13 尊为学长
天性敦厚善良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后,就开始了在孔子门下刻苦求学的生涯。只是,闵子骞很快受到了几位富家弟子的排挤。他们看到闵子骞衣着寒酸、木讷寡言,就有些瞧不起他,...
19
14 为费邑宰
孔子五十岁那年,鲁定公和执政大臣季桓子聘他出仕为政。孔子不但治理鲁国政绩卓著,并且辅佐鲁定公取得了与齐景公在夹谷之会的外交胜利。齐景公退还了以前侵占的鲁国城池郓...
20
15 待客孔子
关于闵子骞,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闵子骞辞官后,日子过得十分清苦,却能安贫乐道,好学不倦。过了不长时间,孔子和他的弟子,也是他的女婿公冶长,正好路过闵子骞辞官...
21
16 追随孔子
闵子骞辞去费邑宰一年后,鲁国权臣季桓子痛恨孔子“隳三都”对自己权力的削弱威胁,便借齐国离间孔子和国君的阴谋,撺掇鲁定公接受齐国送来的美女宝马,打压排挤孔子。 孔...
22
17 葬于高元
据传孔子去世后,闵子骞为其守墓三年。之后,闵子骞为避战乱,从鲁国曲阜迁至楚国棠邑。当时同来的还有孔门七十二贤中的樊迟和宓(fú)子贱。闵子骞定居的地方,与樊迟和...
23
端庄贤德篇——冉耕
以德行著名。有恶疾,孔子曰:“命也夫!” ——《孔子家语通解·卷第九·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伯牛有疾...
24
18 冉离成家
孔门十哲“三冉”分别是冉耕、冉雍(冉雍,字仲弓)、冉求,根据汉代陆贾《冉氏源流考》载:“冉子乃少昊之裔,周文王之后,传至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聃地,始得‘冉’姓...
25
19 耕雍好学
冉离成家后,家中日子越过越好。他不仅放牧的牛羊肥壮无病,家庭子嗣也开始兴旺。婚后第二年,颜氏为他生下长子冉耕。又过了四年,公元前531年,喜得次子冉雍。不过颜氏...
26
20 耕读世家
冉离听完公西氏希望孩子读书的要求,看着十二岁的冉耕和八岁的冉雍投向自己的乞求目光,回忆起两个儿子因学《诗》懂礼受到村民称赞的情景,真是喜在心头。可是想想如果两个...
27
21 耕入孔门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转眼冉耕二十岁、冉雍十六岁、冉求七岁了。他们兄弟三人不仅学问日丰,而且言谈举止也获得乡里长辈越来越多的赞许。 陶邑学馆颜夫子的建议,正合了公...
28
22 德让良田
冉耕在跟随孔子学习的过程中,非常喜欢孔子讲授的《诗》的篇章。由于他名为“耕”,所以特别喜欢《豳风·七月》这首叙述西周农民一年到头从事耕田劳作的叙事诗。 七月流火...
29
23 伯牛有疾
冉耕与子路、闵子骞、漆雕开等,都属于年龄较大的孔门弟子,他们在辅佐孔子的政教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子路,精通军政,孔子最喜爱;闵子骞孝行天下,孔子最赞赏;漆...
30
可使南面篇——冉雍
通则一天下,穷则独立贵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莫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 拜师孔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