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评点同门
子贡的外公蘧伯玉,在孔子周游列国十四载归鲁后,因思念外孙子贡成疾,百岁之时驾鹤归去。孔子听到蘧伯玉大夫去世的消息,和子贡一样悲痛,第二年仍然嘱咐子贡去拜祭他的外公,并捎去他拜祭蘧伯玉的一份丰厚祭礼。
此时子贡已是誉满天下的名人,回归卫国祭拜外祖父,受到了卫国公室的特别关照,卫君派公孙弥牟(即卫国将军文子,下称“文子将军”)全程陪同。
文子将军在为子贡送别的宴席上,提出他憋了多日一直最为好奇的问题。他趁着与子贡酒酣耳热之时,态度谦卑地请教道:“我听说您的老师孔子对弟子实行教化,先是教给他们有关《诗》《书》的知识,然后用孝和悌的思想引导他们,用仁义说服他们,用礼乐启示他们,使他们成为德行高尚的君子。听说孔门弟子中精通六艺学问的有七十多人,其中谁又是最优秀的呢?”
子贡虽然酒至微醺,但受孔子教诲多年,已经比较成熟内敛,听到文子将军发问,虽感突然,却也未能打乱他谨慎为人的信条。子贡很客气地推辞说:“您的提问,是非孔老夫子难以回答的。请恕我才学浅陋,不知何以作答。”
文子将军有点奇怪:“您常常和他们一起学习,您就很贤德,怎么会不知道呢?”
子贡解释道:“贤德的人不能对人妄加评论,知道谁贤能就更难了。因此我很难回答你的问题。”
文子将军又请求道:“您就在孔子处游学,那请您就直接交往的孔门弟子,向我介绍一下他们的品行吧。”
子贡觉得对方再三相问,难以推辞,思索片刻,庄重地回答:“孔门弟子有三千多人,夫子常以弟子德行是否升堂入室评价他们的贤能,外人以此推算出孔门弟子贤能者七十之多。我首先要介绍的,就是长我一岁的颜回。他一直能够早起晚睡,诵读经书,崇尚礼仪,不犯已犯过的错误。如果颜回被明君任用,就会成为君主最得力的辅佐者。我要介绍的第二位,就是被夫子评价‘雍也可使南面’[18]的冉雍。他即使身处贫困境也能矜持庄重如同做客一样,役使臣子如同借用他们的力量一般,不迁怒于别人,不抱怨别人,不记恨旧怨,这就是冉雍的品行。我要介绍的第三位,就是被夫子评价为‘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19]的仲由。他不畏强暴,不欺负孤寡弱者,说话遵循善良本性,居官足以富庶一方,才能足以治理军队。这就是仲由的品行。”
此外,子贡还向文子将军陆续介绍了孔门其他弟子:“好学博艺”的冉求,“志通而好礼”的公西华,孝悌信德皆备的曾参,“美功不伐”的子张,“学之深,送迎必敬”的子夏,“独贵独富,君子耻之”的澹台灭明,“先成其虑,动则不妄”的子游、“独居思仁”的南宫縚、“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的高柴等孔门贤能弟子。[20]
文子将军听完子贡的介绍,心里顿时升起对孔门贤能弟子强烈的向往憧憬之情,感慨良久方才说道:“先生您所谈论的非常生动准确。您和这些贤能之士,都是可以辅佐诸侯治国理政的栋梁啊!”
子贡回到鲁国向孔子报告了与卫国文子将军交流评价诸多师兄弟的情况。孔子听后点点头,表扬子贡道:“赐,你已经懂得人的高下次序了。”
亲爱的读者,读了这则故事,您是否觉得子贡在孔子门下学习成长,越来越成熟了呢?他身为卫人,还机智地解救过卫国君主呢!请您继续品读子贡“解围卫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