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耕雍好学

19 耕雍好学

冉离成家后,家中日子越过越好。他不仅放牧的牛羊肥壮无病,家庭子嗣也开始兴旺。婚后第二年,颜氏为他生下长子冉耕。又过了四年,公元前531年,喜得次子冉雍。不过颜氏由于生冉雍染疾,在冉耕7岁那年去世了。冉离这些年由颜氏帮助操持家业,与村邻关系好了许多。颜氏去世,村民都来对冉离表示慰问,表达痛惜哀悼之情。冉离因给颜氏治病耗费了不少家产,家境又变得贫寒起来。小小年纪的冉耕就担当起了照顾弟弟冉雍、协助父亲看家的重任。

公元前524年,冉离在热心族人帮助下,迎娶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公西氏。说起这位公西氏,也生活于好学《诗》《书》的士子之家,据说孔子后来有名的弟子公西华(公西赤,字子华,又称公西华),就是她的同族。公西华拜孔子为师,就是公西氏之子冉求引荐的,这是题外话。这位公西氏不仅品性如颜氏一样贤淑,而且在娘家就跟随兄长习诵过《诗》里面的不少篇章,知书达理。冉离勤劳放牧的干劲不减反增。一年后,公西氏就有了身孕。冉离高兴地感谢公西氏道:“幸赖冉家祖先积德深厚,才使我冉离又娶了一位贤惠妻子。如今你有了身孕,看来咱冉氏真要兴旺起来了。”

公西氏自进冉离之家,就感受到丈夫前妻的两个儿子不仅品德敦厚,而且聪明好学,自己在娘家习诵的部分诗篇,两个孩子仅用一年的时间,就都学会了。她不想两个孩子以及自己腹中的胎儿,将来还像他们的父亲一样终身放牧耕田,而是希望他们学习文化,光耀冉氏门楣。于是她劝丈夫冉离道:“多亏夫君辛劳,耕儿和雍儿懂事,咱家日子越过越好了。可是,如果耕儿和雍儿还是只跟着您放牧耕田,就可惜了这两个孩子好学的品质。我嫁入您家一年,两个孩子就把我在娘家习诵的几十首诗都会背过且会运用了,所以我觉得应该送两个孩子入陶邑学馆学习文化。”

亲爱的读者,冉耕和冉雍小兄弟俩,究竟有没有得到父亲允许,进入陶邑学馆继续受教育呢?请您继续品读冉耕入读学堂的成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