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解围卫君

42 解围卫君

公元前483年,是子贡为鲁国外交奔走忙碌的一年。这一时期,吴王夫差军力强盛,好战争霸,先是大胜楚国,随后打败越国。公元前484年,也就是孔子归鲁的那一年,吴国联合鲁国在艾陵大败齐军,实力剧增,开始与中原传统霸主晋国争霸。

吴王夫差虽然在军事上连连获胜,但是缺乏仁爱之心,既不关心本国百姓疾苦,也不体恤附属诸侯国的纳贡负担,对应当保护的诸侯国横征暴敛,甚至狮子大开口,跟宋国、鲁国、卫国讨要百牢大礼,大大超出了当时献给周天子十二牢大礼的规矩,激起了宋、鲁、卫等国的极大反感。卫国有位将军,面对在卫国朝堂上态度骄横的吴国外交官且(jū)姚,想起吴国对卫国的百牢索求,一气之下将其斩杀,导致吴王把这笔账记在了卫国国君卫出公的名下。鲁国大夫子服景伯向吴国太宰嚭强烈抗议,指出索取百牢是超过周天子礼制的越礼之举。吴国太宰嚭对之不屑一顾,以宋国已经进贡百牢贡礼为据,强令鲁国必须限期缴纳。

这一年的春天,吴国发出照会,要求鲁国国君鲁哀公到一个叫橐皋(tuó gāo)的地方,接受吴国太宰嚭的召见。鲁国季康子对吴国一直既恨又怕,前些年幸亏子贡代替他赴吴觐见吴国太宰嚭,使他免受被召见的屈辱,所以这次他便向鲁哀公极力推荐子贡陪同。鲁哀公也觉得鲁国除子贡外,的确没有更优秀的外交使臣了,于是也欣然同意。子贡陪同鲁哀公见到吴国太宰嚭,马上明白了吴王的意图,原来吴国认为自己保护鲁国抗齐有功,应该再增加鲁国对吴国进贡物资的数量。鲁哀公听了很不高兴,又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就推脱说回驿馆和子贡商量一下再答复。回到驿馆,鲁哀公询问子贡有无办法推辞吴国的贪心要求。子贡宽解鲁哀公道:“吴国虽然表面强大,其实去年已被越国击败过一次,损失不小。吴国这是要把损失于越国的,从鲁国身上找回来。我已经想好对付吴国的策略了。”

第二天,子贡单独觐见吴国太宰嚭,先是送上从鲁国带来的重礼,然后有理有据地对他分析道:“我们国君对太宰您是十分敬重的,对于以前签订的进贡盟约,即使鲁国再困难,大臣再反对,也是坚持忠实执行的。所以我们国君认为,盟约已经签订,就应该一直履行下去,不应变动。现在您说要更改盟约,我们对吴国就无法信赖了。请您在吴王面前替我们鲁国多美言一下,我们每年都会想着太宰您对鲁国的关照。越国刚派人联系过鲁国,说是要对鲁国提供支援,我们国君都没敢答应。”吴国太宰嚭听到这里,既喜且忧,喜的是他个人从鲁国得到了好处,忧的是担心鲁国倒向吴国的敌对国越国。于是,他只好答应不再修约。鲁哀公看到子贡维护了鲁国的利益,对子贡更加器重了。

这一年的秋天,吴国召集受其保护的诸侯国到吴国一个叫郧(yún)的地方会盟,鲁哀公还是请子贡陪同出访。吴国也向卫、宋等国发出了参加会盟的照会。卫国国君担心去年杀害吴国使者会遭到扣押,就和卫国行人子羽、大夫子木商量,最终在大夫子木的支持下,卫出公前来参见吴王及其太宰嚭,并态度谦卑地就杀害吴国外交人员道歉,答应赔偿损失。吴王和太宰嚭因为担心越国威胁,不敢对诸侯国过分用强,才算勉强原谅了卫国杀害吴国使者的行为。

吴国召集这次诸侯会盟,向诸侯国提出了增加贡赋的要求。子贡在鲁哀公的支持下,召集卫国和宋国外交官一起商量对策。子贡分析道:“过去吴国连年征战,国力空虚。现在吴国遭受越国威逼,想从咱们这些诸侯国得到更多的物资供应。可是咱们给吴国交了比晋国还多的贡赋,已经很困难了。咱们鲁、卫、宋三个有影响的国家要互相结盟,联系越国,让其干预盟会事务,则对抗吴国改盟必成。”这次盟会,在子贡的谋划串联下,终于取得了对抗吴国更改盟约的胜利。

吴王对于所属诸侯国结盟对抗非常恼怒,可又拿宋国和鲁国无可奈何,便拿诛杀吴国使者的卫出公出气,派兵包围了卫出公住处。各国盟会人员等了三天,吴王还没下令撤围。一块跟随鲁哀公前来的鲁国大夫子服景伯既担心又着急,守着鲁哀公对子贡请求道:“诸侯会见,盟主礼宾结束,就该互相辞别返程。现在吴国对卫国不遵守礼节,反而围困他们国君的馆舍。我看只有子贡有办法替卫君解难。子贡你何不去见见太宰嚭?”子贡也是卫国人,卫出公过去对他一直十分尊重,所以子贡答应了子服景伯的提议。他带着五匹锦缎拜访太宰嚭,彼此回顾了这次会盟的有趣事情,表达了他对太宰嚭的感谢与钦佩,相谈甚欢。临走时子贡不经意间扯到卫出公被围的事情,太宰嚭敷衍此事说:“我王愿意侍奉卫国国君,但是他来晚了,对盟会不敬。我王害怕他心生异志,所以要把他留下。”子贡为他分析道:“卫君前来,一定和他的臣下商量过,那些人有的同意他来,有的不同意他来,因此才来晚了。那些同意他来的人,是吴国的朋友;那些不同意他来的人,是吴国的仇人。如果贵国继续拘禁卫国国君,这是毁了朋友而抬高了仇人,那些想毁坏吴国和卫国邦交友谊的人就得逞了。而且贵国会盟诸侯却拘留了卫国国君,以后谁不怕?毁坏了朋友,抬高了仇人,而又让诸侯害怕,也许难以称霸吧!”太宰嚭听后,觉得十分在理,高兴地向吴王转告了子贡的看法,吴王这才释放了卫出公。[21]

亲爱的读者,子贡作为孔门弟子,为鲁国争取了更多的利益;作为卫国人,机智地为陷于困境的卫出公解困,表现出了他的德行与才智。子贡的外交故事还有很多,请您继续品读子贡出使齐国“争归鲁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