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回也不愚

5 回也不愚

孔子对颜回赞赏有加,难道就没有不满批评之语吗?熟读《论语》的读者,是能够发现一两处孔子对颜回不满的评价的。

颜回自从成为孔子的正式弟子后,每次认真听完孔子讲解《诗》《书》典章后,都能在课后耕田、牧牛的劳作中潜心领会。孔子看到颜回听得多说得少,很少提问质疑,就以为颜回木讷愚笨。可是有一次子路的突出表现,改变了孔子对颜回的看法。

孔子在鲁国为政期间,为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鲁国人看见本国同胞被卖为奴隶或者婢女时,只要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鲁国就会给他们补偿,以示奖励。

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个很有钱的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不少鲁国人,为了赢得好名声,拒绝了鲁国的补偿。孔子对子贡这种自诩清高的表现并不赞同。正巧这时候,孔子的弟子子路路过河边看到有一个小孩落水,便奋不顾身跳进河里,将那个小孩救上岸来,还收下了那家人为表达谢意赠送的一头牛。

孔子针对这两件事情,对弟子们教诲道:“在你们和外人看来,端木赐赎人不要酬劳似显高尚,仲由救人收牛似乎贪财,其实不然。端木赐的作为,实际上堵塞了他人为鲁国赎人的善举通道,对鲁国不利;仲由的作为,却能够鼓励更多的人向遇难者伸出援助之手。我建议大家还是向仲由学习吧。”

子路是个爽快人,心里藏不住事,赶忙红着脸向孔子汇报道:“夫子对我的夸赞,我实不敢当。我救人的时候,颜回也在,他虽不会游泳,却也协助我一块救起了那个落水的小孩。本来我也是要逞匹夫之勇不要酬谢的,是颜回启发我要实践夫子爱民、利民、励人的主张,劝我收下那一家人的酬谢之牛。颜回和我还与那家人约定,共同使用这头耕牛,帮助没有耕田能力的鳏寡残疾人家。”

孔子听了子路的汇报,高兴地向弟子们承认了自己以前对颜回的不当评价:“我以前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不提出反对意见或疑问,像个愚笨的人。从仲由救人这件事情来看,颜回听我讲学之后,是能够思考发挥的,可见颜回并不愚笨。”[17]

亲爱的读者,读了这则“回也不愚”的成长故事,您是否认同:无论是颜回自悟,还是子路发问、子贡智对,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请您继续品读“回何敢死”的感人故事,进一步了解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艰难与惊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