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井有仁焉

30 井有仁焉

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前往楚国的路上,受到陈国和蔡国大夫的围困,断绝粮食长达七天,弟子们都饿得站不起来了。这里面就有宰予的身影,见证了颜回“吃米见仁”的全过程。

子贡把讨来的一袋米按孔子吩咐,交给颜回去煮,发现颜回偷吃了一把米,立即到孔子那里告了颜回一状。孔子叫来颜回询问,很快便弄清了颜回捡食落了灰尘不干净米饭的真相。原来是子贡误解了颜回。于是,孔子当着子贡、宰予和众弟子的面,为颜回正名道:“端木赐看到颜回吃米,虽是眼见为实,却误解了颜回此举的动机。我对颜回道德的信任,并非现在。颜回清白高尚,永远是大家学习的楷模。”[4]

颜回谦逊地向子贡拱手道:“多谢子贡监督我的言行。愿我们孔门众弟子继续践行夫子教诲,‘即使在吃饭时也不要违背仁德,无论是一时仓促匆忙还是现在颠沛流离,都一定要和仁德同在’[5]。”颜回说完就安排孔子和众同门开始吃饭。这一顿饭,虽是饥饿多日之后的进餐,但孔门弟子却无一人争抢,全都做到了你谦我让!孔子看着这你谦我让的斯文场面,禁不住赞叹道:“自从我有了颜回,我门下的弟子们就更加亲近了,仁德也能日益发扬光大了。”

就是在这个感人时刻,坐在子贡旁边的宰予看到颜回被子贡误解,对无论何种情况下都要行仁产生了疑惑,想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就向孔子发出了疑问:“予有一问不明,敢问夫子:有仁德的人,告诉他‘井有仁焉’,那他该怎么办?也要跟着跳下去吗?”弟子们听完宰予提的这个问题,还没等到孔子开口,就开始议论纷纷:赞同者有之,疑惑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

孔子沉吟片刻,庄重地说道:“以前我曾教诲仲由六言六蔽的道理,特别告诉他:‘好仁不好学,就容易被人愚弄;好智不好学,就容易放荡,愚弄别人;好信不好学,就容易被人利用;好直不好学,就容易说话尖刻伤害他人;好勇不好学,就容易犯上作乱;好刚不好学,就容易胆大妄为。’[6]今日宰予提出的这个问题,就是‘好智不好学’的弊病啊!我现在要严肃地告诫你:你为什么认为非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让他远远走开不再回来,却不可以陷害他;君子可以欺骗他,却不可以愚弄他。仁者爱人。君子完全可以寻绳救人,何必要愚蠢地同落井之人一样陷于窘境呢?”[7]

宰予听完孔子的教诲,感慨地赞叹道:“感谢夫子对我和弟子们的智仁教诲,我们行仁是使命,兴仁是追求,博学方能笃志啊!”宰予和他的同门弟子,更加坚定了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的信念。

亲爱的读者,宰予所提的这种两难问题,显示了他高明的智慧,虽然容易令人迷茫,受到了孔子的批评与反驳,但他这种智者好问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请您继续品读宰予“使楚获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