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谦逊言志
孔子特别关注对弟子志向的培养,尤其是对颜回、子路和子贡三位弟子的志向指导。有一次,颜回和子路侍立在孔子身边交谈。孔子提议他们彼此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率直,抢先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损坏了,也不会有什么不满。”颜回接着说:“我希望谨言慎行,不向别人夸耀自己的好处,不向师长表白自己的功劳。”孔子赞许地对颜回点点头,回应子路道:“我的志向是,让老者生活安逸,让朋友对我信任,让弟子听从我的教诲。”[13]
还有一次,孔子带领颜回、子路和子贡三位弟子北游农山的时候,提议三位弟子谈谈各自的志向。子路仍是心直口快,表示愿意率领一支劲旅凯歌而还。孔子夸奖子路“勇敢”。子贡随后表示乐意调解激战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孔子夸奖子贡“善辩”。孔子随后请退到子路和子贡后面的颜回也说说自己的志向。颜回是这样表达自己抱负的:“我渴望能够遇到明君,并竭力辅佐他。我要帮明君建设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礼制社会,用圣贤礼乐教育感化百姓,使天下各国城里不必设防,国与国互不越境,将兵器铸为农具,把军马放到平原大泽去,国家永远没有战争灾难。我想,如果我的志向实现了的话,那么,子路兄则不必劳其勇,子贡弟则不必费其辞了。”孔子在赞赏了颜回的“美德”后,进一步评价道:“不伤财,不害民,不欺诈,只有颜回这样的弟子能做得到啊!”[14]
如果说子贡机智灵活能胜颜回一筹的话,那么在潜心向学和对孔子学说的领悟能力上,则与颜回差了好几个档次。孔子是终生反对武力与战争的,更不屑于诸侯之间外交行动的尔虞我诈。因此,颜回比子路、子贡等人,更得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15]学说的真传,志向更加坚定。特别是在断粮七日的绝境中,颜回表现得就尤为突出。孔子在那种绝境中,特别向子路、子贡、颜回三人征询他们对自己学说的看法。子路认为孔子道义不深、智慧不够,导致诸侯不接受他的主张,孔子非常失望;子贡则劝孔子把学说标准降低一些,孔子表示难以苟同;只有颜回听了孔子的征询,坚定地站在孔子学说的立场赞赏道:“夫子您的学说博大精深,致使天下人都不能接受您。虽然这样,夫子您还是推广并实践它。列国不任用我们,是各国统治者的耻辱。夫子您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虽然不被接受,但正是这样,才显出夫子您君子的仁人志士本色。”孔子听了颜回的话,高兴地感叹道:“讲得多有道理啊,颜氏的小伙子!你和我的想法才是一样的。”[16]
亲爱的读者,我们在颜回对孔子的两次言志中,可以体会到颜回对孔子学说的深刻领悟,感受到颜回那种谦恭礼让、热爱和平、崇尚大同的高尚情怀。请您继续品读孔子评价“回也不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