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尊为学长

13 尊为学长

天性敦厚善良的闵子骞拜孔子为师后,就开始了在孔子门下刻苦求学的生涯。只是,闵子骞很快受到了几位富家弟子的排挤。他们看到闵子骞衣着寒酸、木讷寡言,就有些瞧不起他,耻笑闵子骞道:“曹溪之水,怎能抵得上干肉束脩?没钱还有什么资格来孔门求学问?这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吧!”闵子骞听后,心里特别难受。但他生性仁厚,并没有当众反驳,而是牢记自己拜师孔门的心愿,就是向夫子学习周公之道、人伦之理,以便造福天下百姓苍生。

这话正好被刚走进屋门要给弟子讲学的孔子听到了,心里很为闵子骞打抱不平。于是在当天的讲学中,特别向弟子们强调道:“发财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式获得,君子是不为的。穷困和下贱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式抛弃,也是君子所不齿的。君子抛弃了仁德,怎么能成就名声呢?君子就连一餐饭的时间也不能离开仁德,无论仓促之时或是颠沛流离,都要和仁德同在。[2]今有闵子骞千里求学献佳酿,精神可嘉,虽是曹溪一滴,却远胜束脩百条。”

孔子说到这里,感觉还没有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教育理念,接着又对弟子们教诲道:“闵损不仅孝道美德令人赞叹,而且对《诗》《书》《礼》《乐》也颇精通。自今日起我建议举荐他和仲由为大家的学长。仲由啊,你和闵损一样,都是以孝道美名远扬的好少年。你觉得为师的这个倡议怎么样?”

子路自然是坚决维护老师孔子的,其他孔门弟子也纷纷同意孔子的提议。从此,孔门弟子的学风更加富有孝悌忠信的特色了。

亲爱的读者,读了这则故事,您一定感受到孔子育人的根本了吧?那就是孝道仁德为先。那么,闵子骞是怎样听从孔子教诲为政的呢?请您继续品读闵子骞受孔子托付“为费(bì)邑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