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丧子失明

99 丧子失明

子夏魏国西河讲学,自公元前441年开始,转眼到了公元前436年。子夏在魏文侯的鼎力支持下,和他的得意门生段木干、田子方、李克、公羊高、谷梁赤等人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西河学馆已成为列国文化发展中心,西河学派与新兴的墨家学派开展了针锋相对的争论,西河学派得到了多国统治阶层的认同与支持。

公元前436年冬,刚迈入七十二岁门槛的子夏老人,也如他的老师孔夫子一样,经历了丧子之痛。他最喜爱的儿子卜芹得病去世。在儿子重病的半年间,年老的子夏一直在儿子的身边照顾。魏文侯闻讯,也多次派御医前来诊治赐药。只是卜芹积劳成疾,最终撒手人寰。

青年丧亲、中年丧妻、老年丧子的子夏回顾自己坎坷的一生,不禁悲从心生,谢绝宾客,多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时间刚刚拐到公元前435年初春,七十三岁的子夏终因丧子之痛,不幸双目失明了。

此时,正在卫国帝丘讲学的孔子嫡孙子思听闻卜叔子夏双目失明,心情沉痛。他的爷爷孔子门下的贤能弟子,如今只有子夏和曾参了。这两位师叔自幼照顾自己生活,传授儒家六艺学说,付出了许多,子思对他们的感激之情是永生难忘的。此时,子思倾半生精力著述的《中庸》三十三章刚好杀青,正想向两位前辈请教。于是,子思决定先回鲁国,拜请曾参指导自己的《中庸》书稿,并将孔门前辈弟子传承给自己的《论语》定稿书册,征求曾参建议,然后再陪同曾参去魏国探望子夏。

亲爱的读者,曾参、子思叔侄都是传播孔门儒学的巨匠,您是否想一睹他们两位儒学文化巨匠与子夏相见相谈的动人场景呢?请您继续品读失明子夏“又见曾参”与子思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