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追问五帝
宰予拜孔子为师,对于孔子教授的《诗》《书》等内容,学习得非常顺利。宰予并不满足所学的这些知识,他还对古代三皇五帝的传说文化非常痴迷。宰予便趁孔子休息的一天,特地单独向孔子请教。
宰予先向孔子请教道:“夫子,我小时候的师傅曾告诉我,远古时代的黄帝活了三百年。请问黄帝是人还是神呢?为什么能活得这么长久呢?”
孔子听后回答:“黄帝离我们的确很久远了,现在的好多人是说不清楚的。我对黄帝略微有些了解。黄帝是少典的儿子,生下来就神奇灵异,小时候就睿智端庄,长大后能明辨一切。他安抚天下民众,战败炎帝和蚩尤,制作礼服,播种百谷。黄帝生前,民众受其恩惠一百年;黄帝死后,民众祭祀他的神灵一百年;之后,民众继续沿用黄帝的教化又一百年,所以说黄帝活了三百年。”
宰予继续追问:“夫子,我还想听您讲讲帝颛顼(zhuān xū)的传说。”
孔子教导宰予道:“五帝的事情,一直没有文字记载,主要是几千年的代代传说。还是多学一些尧舜文武的政策法度,更有利于社会治理啊。不过,你既然这样好奇,我就给你介绍一下帝颛顼。帝颛顼是黄帝的孙子,高阳氏。他博古通今,又有远见,顺应时令,取法上天,巡行四海,安抚民众。北到幽陵,南至交趾,西去流沙,东达蟠(pán)木,日月所照的地方,没有不归属于他的。”
宰予还不满足,继续请教孔子关于帝喾(kù)的传说。孔子继续为宰予解说道:“帝喾是黄帝之子玄枵(xiāo)的孙子,名叫高辛。他广泛施利于民,兼听明察入微,仁慈而有威望。他知道人民急需什么,安抚教化民众,敬奉祭祀鬼神。”
宰予边听边记,顿觉眼界大开,如饮蜜浆,接着追问帝尧的情况。孔子继续侃侃而谈:“尧是高辛氏的儿子,陶唐氏。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富而不骄,尊贵谦下。他命伯夷掌管礼仪,夔(kuí)和龙掌管音乐,提拔大舜出来做官,赢得天下民众归附。”
宰予带着渴望的神情,乞求孔子道:“请夫子您最后给我说说舜的情况吧。”
孔子诲人不倦,继续讲解道:“舜是乔牛之孙,瞽(gǔ)叟之子。舜的孝顺名声四方皆知,制陶打鱼,赡养父母。他圣明、睿智而通达,成为天下英明的帝王。舜为臣三十年,为帝五十年,死于苍梧山野,并埋葬在那里。”孔子说完这些,教诲宰予道:“宰予啊,古代五帝功德大的如天,小的如我所说,民众也非常满意。你还年轻,没有社会历练实践,还不是能够真正懂得这些道理的人。”宰予请教孔子至此,顿觉收获满满,非常感激地伏地拜谢孔子道:“多谢夫子教诲之恩,宰予一定对您所授五帝传说细心领会,将其作为今后学习和事业的引导。”[2]
亲爱的读者,看过宰予请教孔子五帝的成长故事,您是否认同宰予的好学精神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孔子生气的事情呢?请您继续品读宰予“昼寝受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