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争归鲁城
鲁哀公十五年春季,发生了成邑背叛鲁国的大事。鲁国大夫孟武伯和他的领地成邑家臣公孙成发生矛盾。公孙成面对孟武伯咄咄逼人的迫害,为了自保,公然于这一年携领地成邑投靠了齐国。孟武伯非常愤怒,立即带兵攻打成邑,结果以失败告终,于是就在离成邑不远的输地修筑城池,和成邑形成对峙态势。因为此事,鲁国和齐国的外交关系更加紧张了。
成邑叛齐,牵动了鲁国君臣的神经。而此时齐国执政大臣陈成子,就是鲁哀公十四年杀害齐国国君的那个人,激起了孔子讨伐乱臣贼子的雄心。孔子向鲁哀公及其三桓大夫提出了讨伐齐国乱臣的要求,结果鲁国为自保,拒绝了孔子的提议。[22]而这位陈成子,是一位很有执政策略,很会收买齐国民心的执政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想尽快缓和与鲁国的关系。
这一年冬,齐国邀请鲁国派人出使齐国盟约和好。鲁国大夫子服景伯虽然身份较高,但颇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应对外交机智不足,特别向鲁哀公和季康子要求子贡协助。子服景伯在子贡的陪同下来到了齐国,按照孟武伯的嘱托,派子贡约见叛臣公孙成。子贡代表孟武伯劝说公孙成道:“咱们都是别人的臣下,您身为鲁国大夫家臣投奔齐国,齐国对您能没有怀疑吗?您是周公的后代,享受着巨大的利益,还做背叛鲁国的不义事情。长此下去,很可能不但利益得不到,反而失掉了母国,何必这样硬撑着呢?”公孙成听后连忙表示歉意道:“先生您说得真对啊!我后悔没有早听到您的教诲。”
齐国执政大臣陈成子,在朝堂会见鲁国使者子服景伯和子贡。他以非常友好的口吻对他们说道:“我们国君派我向您两位转告,齐国国君愿意侍奉鲁国君主就像侍奉卫君一样。”子服景伯向子贡示意,请他上前一步答礼。子贡于是上前作揖回答:“这正是我们鲁国国君的愿望。从前晋国进攻卫国,齐国为了卫国的缘故,进攻晋国的冠氏,丧失了五百辆战车。即使这样,还给了卫国济水以西和禚(zhuó)地、媚地、杏地以南一共五百个村子的土地。吴国人把动乱加于鲁国,齐国乘鲁国困难,占取了讙地和阐地,我们国君因此而寒心。能像卫君那样侍奉齐君,那本来就是我们所希望的。”陈成子和子贡早年就有交往,对于子贡的外交才干十分欣赏,听了子贡言之有据的交涉,对于齐国过去给鲁国带来的伤害表示愧疚悔恨,不仅同意归还侵占鲁国的讙地和阐地,还当场答应了子贡提出的把成邑归还给鲁国的要求。
子贡对于鲁国三桓内斗、孔子不被重用,一直耿耿于怀。孔子去世后,子贡就不再担任鲁国外相职务,一边为孔子守墓,一边接受齐国陈成子邀请,参与齐国的重要外交活动。鲁哀公二十七年,越王勾践已经彻底打败吴王夫差,吴王夫差兵败自尽,越王勾践开始争霸。鲁国三桓被迫跟着鲁哀公按照霸主越王勾践的要求,到平阳与过去臣服鲁国的附属国邾国签订城下之盟,被迫退让出了以前侵占邾国的田地。鲁国三桓季康子、孟武伯和叔孙文子对此都非常后悔难过,他们认为要是有子贡参加这次交涉,鲁国君臣就不会遭受如此奇耻大辱。这一年,季康子因此打击,病重抑郁而亡了。[23]
子贡作为孔子晚年最器重依赖的弟子,是怎么率领同门弟子照顾病中的孔子,为孔子送葬守孝的呢?请您继品读子贡为孔子守丧“庐墓六年”的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