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之道在于不刻意养生
85 养生之道在于不刻意养生
习惯成自然
看了这个标题,你也许会觉得这是向健康长寿法则进行挑战,其实它的内涵是顺其自然,适者生存,是对自己生存力的高度信任。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一生随其自然,并不刻意养生,结果还活出了高寿。
为医者说
刻意养生的,总处在一种怀疑自己健康的不安全感中。不养生,则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高度信任。
《献给生命的紫罗兰》里的这段话,看起来是和养生保健唱反调,仔细去琢磨,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养生哲理。
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些人一生随其自然,并不刻意养生,结果还活出了高寿。据秦时月先生的《寿星奥秘》介绍,91岁高龄去世的著名红学家俞平伯,生前喜欢吸烟,喜欢吃肉,不喜蔬菜、水果,很少运动,无论冬夏都喝生水。他把自己的长寿之道称为“大水养鱼法”,即无拘无束,顺其自然。素有“补白大王”之称的掌故作家郑逸梅,平素不太讲究饭菜的营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1988年被评为“全国健康老人”、把一生心血献给敦煌艺术事业的常书鸿,80岁以后,顺其自然,他没有太多的禁忌,喜欢吃鱼吃肉,也爱吃甜食。他说:“我能吃这些东西,说明身体需要。”“我没有刻意去追求长寿,只是顺其自然而已。”
读了上述老人的饮食习惯,你也许觉得这是向健康长寿法则进行挑战。其实他们的饮食随意,不依赖什么补药和营养品,“我想吃,就说明身体需要。”这其中也具有科学性。
每个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健康状况各不相同,养生保健不能一概而论。
小Tips,大道理
他人的养生经验并非人人都可效仿。这里告诉你一个养生的真谛,那就是:自然生存胜于雕琢生存。因为顺其自然,适者生存,是对自然生命力的高度信任,是面对人生的大彻大悟。
健康链接
养生需注意补气
祖国医学认为,人身三宝,精、气、神。气是生命活动的根本和动力,它充满全身,运行不息,关系着人体的健康与寿夭。“百病生于气”,意思是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体气的运行有关。因此,要养好生,必须注意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