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也要发发呆
185 偶尔也要发发呆
习惯成自然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开会的时候,聊天的时候,自己会有一段时间愣神,耳朵明明听着别人讲话,脑子却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见,这是在发呆。当你看到某人手托下巴,神态超然、目光游离、眼神呆滞,那么他肯定在发呆。在某些年轻人中间,“发呆”成了一种时尚,特别是一些处在紧张工作节奏下的白领,很喜欢到某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发呆。关掉手机,和外界断绝一切联系。似乎什么都在想,又似乎什么都没想,茫茫然地任大脑处于“意识流”状态。就这样享受时光,似乎能扫除所有的烦恼。几天之后,再以全新的状态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活力十足。
为医者说
发呆其实是正常人的一种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无伤大雅,可以减压,有利健康。当前“发呆”已渐成时尚,如果你还不懂发呆,只怕也得学学发呆,来排遣情绪垃圾。
有专家认为,对于有自控能力的人来说,发呆是一种休息和调剂,发呆可以减压。发呆是一种专注的无意识。它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处在这种状态下的人们会突然不愿意思考,使自己停滞在一个安静的氛围里,忘记一切。会发呆的人,觉得发呆是一种享受,因为发呆的时候可以放开所有,不再有烦恼和忧愁,整个空间都是属于自己的。因此,在发呆的时候,人是轻松、快乐的。
发呆时,能创造纯净的自我空间,安静的冥想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为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对于减少焦虑有着明显的作用。
有意识的发呆,即迫使自己活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跟外界快节奏的生活隔绝,进行自我放松,作用很大。找个安静的地方,呆坐一下午,或者跑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对着美丽的风景冥想,都是减压的好办法,能让心情愉快很多。
小Tips,大道理
生活并非困难的事,但也要懂得自己、善待自己、提升自己。善于解读心灵密码的蔡季珠告诉你:当工作、情绪、生活似乎带来无止境的烦恼时,适时让心灵放个假,偶尔发发呆,静静地坐在办公桌前,微闭双眼,让大脑中一片空白,这绝对是必要的的。
健康链接
合理用脑少疲劳
消除脑疲劳的关键在于合理用脑,改善和消除脑疲劳,保持紧张与松弛的交替,可使脑细胞和其他器官血液循环充沛并有相当活力。否则,脑细胞功能将会受到损害,越来越差。另外,保持良好乐观的情绪和平衡充足的营养也是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