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新时尚:分段睡眠
96 养生新时尚:分段睡眠
习惯成自然
睡眠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没有好的睡眠就没有好的身体。人在一天中进行思维、感觉、反应活动所消耗的脑细胞中存储的关键能量,都只有通过酣畅的睡眠才能得到充分补充。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睡眠时间长短是次要的,关键在于睡眠的质量。
为医者说
对人来说,睡眠是为了消除疲劳、恢复精力的一种生理调节,能维持体内的平衡功能。剥夺睡眠势必造成体内功能的紊乱,而过多的睡眠也会给平衡带来影响。
科学家们发现, 生活中的成就感或挫折感对人的睡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有成就感的人心情舒畅,即使因工作或相关的应酬减少了睡眠时间,但是他们仍入睡快,睡眠质量好,因而精力充沛。相反,有挫折感的人,心情沉重,睡在床上的时间虽多,但真正睡得很熟的时间却短,这必然会有疲惫感。由此可见,睡眠时间的长短并不能代表睡眠质量的好坏。
通常地,睡眠的长短因人而异。一般认为是8小时,这对儿童来说是一个低限,可是对成年人来说,超过7.5小时的睡眠就有些过量。但人的睡眠是有节律的,深睡眠与浅睡眠交替反复进行,直到清醒。为浅睡眠。人在长时间睡眠的情况下,深睡眠并不增加,只是延长了浅睡眠的时间。很快能达到深睡眠的人,即使浅睡眠的时间相对少一些,也不会影响到精神状态;相反,如果只是延长了浅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也并未改善,起床后仍感睡意朦胧。
为此,有科学家提出一种分段睡眠法——将一天的睡眠分为多次进行。比如中午午餐后小憩一会儿,晚餐后打盹片刻,再加上通常睡眠。当感觉累时,便想睡一下。一旦抽时间打个盹,精力就会迅速得到恢复。这种分段睡眠的健康新时尚,正是顺应了“只要能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适当减少或增加睡眠时间都是无可非议的”这一现代健康生活准则,使得我们有充盈的时间和精力,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环境下从容自如、游刃有余。
小Tips,大道理
人们大可不必过分计较睡了多长时间,每天保持有规律的起居,注意保持适合自己的睡眠模式,才是维持健康的根本所在。
健康链接
多次平躺有益
人们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处于站立或坐位状态,这样很容易使身体一些部位出现劳损并导致某些疾病,久而久之就出现胃下垂、腰肌劳损等疾病。如果能每隔两三小时平躺5~10分钟,就可大大减轻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内脏器官和膝盖等关节的负担,让全身放松,有利于消除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