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实工作、热爱岗位的师者——记化工学院彭程副教授
2012年6月19日我有幸采访了西北民族大学“十佳青年教师”——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室主任彭程老师。彭程老师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于1999年在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任教至今,担任过1999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2003级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班主任,现任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实验室主任。
他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对所教授的课程进行备课,准备教案,包括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并收集案例;按照学校的安排授课,答疑解惑;批改学生的作业、论文,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对所从事的专业进行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等。工作平凡简单甚至于烦琐,但是他每日坚持这些平凡的事情,也就构成了不平凡的生活。除了日常的工作,彭程老师依然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关注各领域的发展动态。他强调:“现在科技发展那么快,大学老师一定要把最新的理念,最专业、最顶尖的东西教给学生。”
彭程老师认为,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尤为重要的品质就是要有职业道德,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教学热情,需要在工作的时候要全力以赴、耐心细致,对学生的关爱要无私而理智。其次就是无论理工还是人文学科,教师都要有深刻的思想,要有全面的、甚至跨学科的知识,要有前沿和应用的眼光。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老师不能拘泥于教条,而是要能够与时俱进,正确地了解和引导他们。最后就是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教师个性和教学风格潜在地影响着学生们的精神世界,影响着施教的成果。良好个性品质一旦得到学生的认同,就会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富有魅力的独特的教育风格才能使学生认真听取老师的教诲。
彭程老师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是希望学生们一定要对这门学科抱有兴趣。他认为,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兴趣才是驱动自己热情的最强动力,只有喜欢学习才能够坚持下去,才能够摆脱这个时代的浮躁之气,才能真正地做出成绩来。
彭程老师认为一名教师首先是要有勤勉、认真、踏实的学习作风,也许你会说这是老生常谈,但是这确实是很重要的,我们所学的基础课程都是很朴实无华的内容,这就要求同学们静下心来,从一砖一瓦打基础做起,切记不要心浮气躁;其次要有动手实验的实践能力,理工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所学知识要在实践应用中才能体现出价值,要求同学们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最后要有对专业的敏感度,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发达的媒体使我们得以获得更多的渠道来了解我们所学专业领域内的各种新动向、新发展,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眼睛敏感起来,不断更新自己对于本专业的理解和认识,让自己走在理论知识的前沿。
彭程老师在专业上取得了许多成就。他在任教期间参与项目有:交联玉米淀粉—醋酸乙烯乳胶的开发(获得了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新形势下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效果评价研究,新型绿色环保专用羊毛洗涤剂的研制(由兰州天聚源化工有限公司通过验收)。主持项目有:民族院校化学化工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物理化学”精品课程。此外彭程老师还在重要期刊上发表了一些论文:《藏药小叶棘豆化学成分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9年第8期),《藏药脉花党参化学成分研究》(《中成药》2010年第7期);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上也发表了一些论文:《天然胡萝卜色素的提取及性能研究》《甘谷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研究》《兰州百合多糖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研究》《民族院校化工类基础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物理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逍遥丸中甘草酸的含量》《百合化学成分及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彭程老师在民大任教多年,他说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变化感到很自豪也很高兴。他肯定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社会声誉逐年提高。他看到了学校通过在职培养、引进高水平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使得学校师资力量明显加强,科研力量得到增强,科研成果的数量、质量有了质的飞跃,重点学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最重要的是学校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重视学科建设,重视科研平台的建设等的举措,认为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也为老师进行科研项目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彭程老师认为教育事业在国家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状态应该是始终积极向上的,尤其是这些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普通高校扩招、民办高校扩建,使得高校教师需求增大,很多高校每年都开辟出一些新专业,需要一批教师的加盟,再者很多文科类或理科类高校目标是向综合性大学迈进,加上高校内部师资结构调整,也需要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因此,近几年来高校一直对教师保持旺盛的需求。当然社会的进步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彭程老师希望他们离开学校,踏进社会,将这个阶段视作是人生新的起点,自己开始独立生活,希望大家首先要有自己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要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做出了选择之后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进入社会之后要学会降低姿态,从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其次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惰性所消磨,即便是走出了校门也不能就停止了学习,尤其是理工科的学生,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很快的,所以绝不能满足于现状;最后一点就是心态很重要,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对事情怀着乐观进取的态度,面对困难与压力不要轻言放弃。
彭程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要学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自学。他说:“在大学里,老师不会逼着你学习,所以学生们要懂得自觉自主地去学习。其次你要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明确了将来要干什么,与就业相关的专业课一定要好好学,如有精力,还可在学校设置的课程之外多学一些其他的知识。在社会实践方面,我还是建议学生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如果发展方向已经确定,那与之相关的实践活动就多参加一些;如还未确定将来要干什么,那实践活动的参与面就要广一些,没准儿在某一项活动中就会发现自己的未来人生定位。对于人际关系这方面,我建议学生要多学与人交际的技巧,并多花一些心思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大学不仅是学习的乐园,更是育人的圣地。学会做人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在校学习,交际圈仅限于亲人、部分同学和少许的朋友等,非常狭窄,对今后生涯的顺利发展非常不利。所以,应该从现在起就要重视培养自己的为人处世能力,并经营并维护好自己的人脉资源。”
(采写人:张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