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甘当铺路石——记学生工作部原部长伊拉勒图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企业,领导与管理是合二为一的。每一个公司战略,都要求领导者机智果敢、勇于创新、远见卓识、知识广博、富有经验,并有一套独特的才能,驱动整个企业向前发展。海尔赢得整个世界与领导者张瑞敏的管理魅力是成正相关的。一个好的领导者首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由内自外的人格魅力;二是很强的接受能力与创新精神。伊拉勒图处长具备了这些至关重要的能力,并以此推动整个部门的工作克服困难奔向未来。
伊拉勒图,男,蒙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副研究员,1957年12月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嘉苏木。1981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蒙古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参加工作。2002年7月获得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1996年4月至2004年5月任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2004年6月至今任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2005年8月兼任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至今。
工作任职经历:
1973.09—1977.07
就读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二中学(初中18班,高中4班)。
1982.01—1993.05
毕业后于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工作。
1982.04—1982.11
担任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团总支副书记。
1982.11—1990.09
担任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团总支书记。
1984.11—1993.05
担任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党总支秘书。
1991.12—1993.05
担任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党总支副书记。
1992.06—1993.05
担任西北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兼系副主任。
1993.05—1996.03
担任西北民族学院蒙古语言文学系党总支副书记。
1996.04—2004.05
担任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
1999.09—2002.06
在职攻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4.05
至今担任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学生工作部部长,现任中共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学生工作部部长、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
同时,工作期间受到学校表彰:
1994年获首届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鼓励奖;
1996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0年被评为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2005—2006年度被评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个人;
2007、2014年被评为十佳三育人;
2008、2011、2012、2014年,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2014年被评为热心支持工会工作好领导。
发表论文:
1995年,《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优化育人环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获西北民族学院首届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奖;
1995年,《如何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6年,《在新形势下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核心作用》,《蒙古语文》第9期;
2012年,《民族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构建》,《西北人口》(CSSCI)第12期,并获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
2012年,《浅析社会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西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表专著:
1996年,《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0年,担任《蒙古文学研究论文集》副主编,完成6万余字,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00年,担任《格萨尔文库》(第二卷第一、第二册)编委,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国家九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2004年,担任《西蒙古文化研究丛书》总主编,民族出版社,甘肃省高校重点学科研究项目;
2012年,担任《西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主编,甘肃民族出版社。
年近花甲,今年是伊拉勒图处长留校工作的第33个年头。33年的坚守,33年如一日。33年足以让一个人发生巨大的变化,而岁月的沉淀让伊拉勒图褪去了当年的青涩,一举一动都变得成熟稳重。在他自己成长的同时,也让学校的学生工作逐渐走上正轨,并且在不断地完善当中。在临近退休之际,伊拉勒图依然不忘为学校学生工作尽自己的一分力量。他说到无论何时,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积极奉献,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
学生工作处的工作繁多冗杂,但伊拉勒图从不退缩,反而是更加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工作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他都是求真务实、高瞻远瞩,力求将工作做到最好。学生工作部(处)多年来取得的良好业绩和正在迸发的工作热情,正是在伊拉勒图处长的有方领导、准确决策和个人魅力的影响下产生。年近60的他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说话和举止都透着一种平易近人的气质,话语清晰、思维敏捷,时不时地抛出连珠的妙语让记者震撼,随和而亲切是记者在采访中对伊拉勒图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