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漫漫民大路,育得桃李遍地香——记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丁运来

八年漫漫民大路,育得桃李遍地香——记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丁运来

丁运来,男,回族,中共党员,毕业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12年6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4年7月到我校学生工作处工作,2011年12月被聘任为学生管理科科长。2009年和2011年被评选为甘肃省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工作先进个人,2011年9月被学校授予十佳“三育人”荣誉称号。

丁运来老师在学生工作处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尤其在在校生的学年注册、毕业生学历注册、新生电子注册,学生行为规范的监督管理和违纪行为的查处,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协助保卫处做好学生违纪违法行为的查处,学生数据的统计、上报、更新,协同各学院做好学生日常管理等事务性工作等方面。众所周知,一所学风良好、机构运行井然有序的大学,高效的管理是确保学生学业顺利的基础。然而,当管理者面对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学生时,如何管理则成了难题。丁运来老师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不仅积累了宝贵经验,还将经验进行梳理,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他参与调研,完成了《西北民族大学学生管理状况调查报告》和《西北民族大学贫困生现状调查报告》,撰写了《论高校学生的信息化管理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大学生学风建设与辅导员自身建设关系浅析——基于对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的调查》和《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实证研究》等论文。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他始终坚持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贯彻学校和学院的方针政策。在思想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勇挑重担,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

对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丁运来老师尽职尽责,业余时间,他更加善于去总结、去思考、去完善。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他认为学生管理之特色:一是发挥学生管理科德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理想教育、安全教育、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爱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来实现。二是力求成为班主任、辅导员的坚强后援。班主任、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先锋,是第一线,学生管理科将在第一时间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三是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加强与学校各部门之间与学院班主任任课教师间的沟通,加强班级的管理,努力形成上下齐心、同心共力抓德育的良好局面。

管理之和谐,他认为是从服务的角度出发,体现人性关怀,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解学生所困。和谐校园的建立,应成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中心。学生管理工作要和谐,就是把学生当作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把学生当作朋友,进行更有效的沟通;把学生当作子女,给予最细致的关爱。管理和谐的另一层要素,就是诸多的管理部门共同配合,不推诿,不扯皮,减少内耗;行使各自职能,倡导精诚合作,提升管理的水平,提高管理的效率。管理和谐,也应成为学生工作管理的重点。要达到和谐这一管理目标,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沟通。信息的畅通和相互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冲突往往起于误解,误解往往来自于歪曲的信息,所以学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应定期举行信息通报会,就学生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解答,公布管理举措,提出解决方案等;学生工作处、团委、各学院要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座谈会、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热点、生活状况、突出困难,将相关信息分类整理,交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各学院要建立强大的信息网,将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学习状况及在校的表现都及时汇总,以便跟学生处保持一致。学校要继续营造舆论氛围,倡导学生关心学校、管理学校、热爱学校,做学校的主人。二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只有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思考、总结工作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体现管理效果。

丁运来老师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秉持奉献精神以及助人成功的信念,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添砖加瓦,虽然他未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但却是当之无愧的“育人”能手。八年漫漫民大之路,育得桃李遍地飘香。

(采写人:鲁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