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伟大——记附属医院副院长魁发瑞
魁发瑞,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2011年主编《周天心中医儿科证治》一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并在中国普通外科杂志等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1年荣获西北民族大学十佳“三育人”称号。
魁发瑞老师回忆当时获得该称号时的感想时说:“医院是学校的一个服务部门,我们的职责就是把医疗保健服务工作做好,获得这个荣誉我觉得就是给我们工作的一种肯定。”他从未觉得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荣誉,他认为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基本的目标。他也坦诚地说,获得一些认可也让他感到非常高兴,那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是一种精神上的嘉奖。
魁发瑞老师是医政科科长,同时也是外科主治医师,兰州医学院本科毕业后分配到西北民大从事外科临床工作。其中2004年至2008年,在医学院从事过4年的教学工作,2009年参加行政工作后,就一直很忙。但是在忙碌的日子里,他总喜欢抽出闲余时间,继续钻研业务,整理临床资料,对医学专业总是舍不得。近几年,魁发瑞老师在国家级文章发表了论文2篇,省级期刊发表论文到7篇,2011年出版著作1部,同时参与完成课题2项。并与外科团队积极开展手术,参与临床工作。魁发瑞老师在医院里的考核排名一直在前,但是他强调自己不算优秀。他说自己现在是中级职称,著作、科研成果、文章都有,这也算是对自己的考核。他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想多做些科研、多学习本专业的知识。
当记者问到魁老师所著的《周天心中医儿科证治》一书时,魁老师谈起了写作此书的初衷。他说,周天心这位老人是我们现在周院长的父亲,也是甘肃省的名老中医,不仅在省内享有盛誉,在全国儿科界也知名。老人有好多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而这些经验需留存下来,让它继续为人民服务。当时我对中医并不是很了解,也不是很感兴趣。通过对慢性病的临床验证,感觉中医治疗效果很好,后来我就慢慢地喜欢上中医。而周院长又给了我一次机会,我们就将老先生平时在临床诊治方面总结的一些经验进行整理,进行多次校稿、审定,这些让我感触比较深。
最近几天天气较热,同学们经常发生中暑等情况,魁老师提醒大家在这个季节更应该注意一些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在校医院的网站上对每个季节的常见病或多发病进行宣传,并对大学生进行一些医疗知识讲座。只要我们预防工作做好了,许多事情就可以避免发生。比如最近的甲流,我亲身经历。当初我刚竞聘到医院医政科科长这个岗位上,那是对我很大的考验,那次甲流防治工作学校做得很好,这件事情告诉我们预防工作很重要。
而谈及自己多年在民大的经历,魁老师颇有感触地说道:“其实刚到这,我也对自己挺有信心的,想着到校医院后要在业务上给自己充电,把医疗服务工作做好。但是校医院毕竟是专业技术部门,与其他大医院无法竞争,当时觉得自己业务上有所荒废。但是,我后来想想民族院校也有民族院校的特色和优点,就想着自己要继续给民大服务,奉献自己的青春。给广大教职工、师生服务,这也是我们的天职嘛!而我们应该搞好服务,治好每个病人,病人痛苦解除了,我们也就高兴了。”
结合自己参加工作的亲身经历与体会,魁老师最后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小建议。他说:“我觉得,对学校来说,医院虽然是一个教辅部门,但是健康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事情,只有拥有了健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没有健康,其他又从何谈起?”对于即将毕业的医学生们,魁老师希望他们能把大学里本科阶段所学到的医学专业知识,很好地运用到临床工作实践中,践行他们刚进入医学院时医学生的誓言——“解除病人疾苦,为病人更好的服务”。
(采写人:吴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