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重研究,数年新教学——记电气工程学院贺艳平副教授
与贺艳平老师的交流是借助了这次的采访。我们之间的对话是以电话的方式进行,这是贺老师的意思。她似乎不愿意接受采访,她说:“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这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我非常感谢学校对我努力的肯定,但是我总认为,老师是应该低调的。”
贺艳平老师目前是西北民族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在2003—2006年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及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研究生学位,并于同年受聘于西北民族大学,现为电气工程学院教师。主要担任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制图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到目前为止,贺老师的任教时间不超过十年,但她的成果却使我尤为惊叹,对于科研,她这样说道:“教学科研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科学。作为‘工作’,它本身就是一项实践,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教学与科研实践紧密不可分。秉着这一宗旨,我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把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作自己的一项人生追求。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
也正是因为她的这一原则和宗旨,到目前为止,她发表论文9篇,分别是:
[1]Yanping He.Speech Signal Denoise Based on LMS Algorithm in Simulink.AMR.2011.6.(EI检索)
[2]Yanping He,Haidong Zhang.The Residual Implication of Interval-valued Fuzzy Triangle Norm and its Properties.AMR.2011.8.(EI检索)
[3]Yanping He,Haidong Zhang.Simulation of Adaptive Filter Based on LMS Algorithm in Simulink.AMR.2011.8.(EI检索)
[4]Yanping He,Haidong Zhang.Design of Adaptive Filter Based on Matlab and Simulink.CISS.2011.6.(EI检索)
[5]Haidong Zhang,Yanping He.Aximatics for Rough Set Model Based on Vague Relations.AMR.2011.8.(EI检索)
[6]Haidong Zhang,Yanping He.Representations of Vague Approximation Operators.AMR.2011.8.(EI检索)
[7]Yanping He,Haidong Zhang,Keyan Deng.Research and Simulation on Adaptive Noise Cancellation System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IMPSMC2012.2012.8.(EI检索)
[8]《基于线性预测下的语音信号合成.》于2010年12月发表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上。
[9]《4G移动通信中的SA技术》于2009年9月发表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上。
论文方面只是她的成就之一,除此之外,她还指导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情况如下:
(1)指导2009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甘肃省特等奖;
(2)指导2010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甘肃省二等奖;
(3)指导2011年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并获得甘肃省一等奖。
贺老师还参与了2012年度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和201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除此之外,于2009年参加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比赛获得二等奖;2011年参加西北民族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比赛获得三等奖;2012年被评为西北民族大学十佳青年教师。
贺老师为人是低调的,对她的学生也是格外严格。“重学、务实、创新”是贺老师的教学风格,她解释道:“重学是指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都积极参与,教学相长,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觉得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应充分地体现在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务实是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应用,适当增加习题课的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45分钟的整体效益,说话注重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争取“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效率,用较少的时间,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创新主要是重视发展学生思维,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养成了大胆发问的习惯。”也就是以这种教学风格,贺老师得到了学生对她的信任和支持,并且也使这门原本枯燥的课程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贺老师对她的工作一向是认真与负责,她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轻松地接受这门课程,贺老师发现并及时改正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目标:
1.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注重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条理清晰、由简到难,并通过典型实例具体说明知识的运用,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处理。
2.注重启发式的教学,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上课期间对一些深层次的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课下思考、查找资料等,最后给出解决的办法。
3.注重基础知识的灵活综合运用。所教授的某些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用到的知识比较零碎,对于常用的基础知识给予重点强调,基础较差的学生课下抓紧时间复习曾经学过的知识。对于基础知识的扩展应用,通过具体实例,给出解题思路,使学生把问题最终解决。
4.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与专业前沿领域相关的知识,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操作提出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5.课堂布置的作业,给予监督和答疑,同时加强习题课的讲解,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由此可以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积极解决。
6.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能力。有些课程是专业性较强的应用基础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实验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目的,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这就是贺老师。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不难发现,她是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她很热爱并忠诚于这项工作,把自己几乎全部的时间都贡献给她的事业,经过不断的努力,她得出了自己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宗旨。她以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带领她的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她的教学,同时以执着的精神和充沛的精力感染着她的学生。最后她说了这样的一句话:“我的年龄终究抵抗不过岁月侵蚀,我唯一能保证的是我的心和我的学生永远是一致的。”
(采写人: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