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相长,藏区信使——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看本加教授

教学相长,藏区信使——记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看本加教授

看本加老师,藏族,青海贵德人,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14年于西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副教授,致力于人类学、民族学、民族社会学及藏传佛教文化方面的研究。用藏汉两种文字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藏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获国家民委科研成果奖两项、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甘肃省师德标兵称号。

看本加老师有好几篇论文都是关于“安多藏区文昌神信仰研究”的,似乎对于该选题情有独钟。看本加老师真诚地解释说自己的博士生阶段都是围绕着这个专题展开的,大概从2006年开始,尝试着写了很多这方面的论文,如《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仪式研究》《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的人类学研究》等。中国共有五大藏族分布区,行政上分为康、青、卫、藏、阿里五个区:康区是四川西部,那里的藏民被称为康巴;卫区是拉萨附近一带,也叫作前藏,人称为卫巴;藏区是指日喀则一带,也叫后藏,人称为藏巴;阿里地区是在藏北,人称为堆巴;青区是青海,甘南,云南、川西北地区,人称为安多。文昌神是发源于四川的一种神,传播到藏区,也成为藏族人民的一种信仰。

看本加老师曾任2010级民族学一班的班主任,这个班级取得了非常傲人的成绩。在谈到如何管理好班级、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关爱学生们的生活诀窍时,看本加老师舒心地一笑,回答说自己对同学们比较负责任,很关心他们。据很多同学说,看本加老师经常到同学们的宿舍去跟他们交流,或者把他们叫到他的办公室来探讨问题。老师很重视跟他们交流。有位同学提到,有一次,看本加老师对一名同学非常生气,因为那位同学长期旷课去网吧玩游戏,平时也不好好吃饭,基本见不到本人。看本加老师多次语重心长地批评过他,他每次都有悔改之意,却又每次都不能控制自己的贪玩之心。那次,看本加老师把这位同学叫到办公室,一肚子恨铁不成钢的怒气,操起一把扫帚就想揍他。然而拿到手里又舍不得打到那位犯错的同学的身上,当时老师恨恨地说:“算了,还是不打你了,怕伤了你自尊!”没想到经过那次,那位同学竟然真的痛改前非,从此戒掉游戏瘾,踏实学习,还在期末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

对于创造的这样一个小奇迹,看本加老师哈哈一笑,解释说因为学院实行的是本科生导师制,包括他在内的每个老师都会分到几个学生,平时会给他们布置作业、让他们写论文、向他们推荐书目并检查读书笔记,放寒暑假的时候知道他们做社会调查且检查他们的调查报告。只要是学生来找他,无论是不是他所带的学生,他都会习惯性细心地为他们解答,因为他始终觉得学生来找他就是对他的信任。

2010年4月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看本加老师得知灾情后,立即组织了藏语言文化学院的玉树籍学生前往兰大医院做汉藏翻译,促进病人和医生之间的沟通,他当时的举动令人非常感动。谈到当年的事情,看本加老师回忆说,当时他是跟藏语言文化学院的几个领导和学生一起去的,因为他是青海人。一起参与救助的同学回忆说,他们一行人在地震当天就已经比伤者先到达兰大医院等待伤者,由于受灾群众都是一些藏族的农民,有些藏民根本就不会说普通话,他们和医院方面的交流就很困难,这样也不利于他们的治疗和医院的工作。受灾群众到达医院后,他们按照看本加老师的安排,认真地替每一位伤者翻译、解答,促进了伤者和医疗人员之间的沟通。

看本加老师经常告诫他的学生们说,知识不一定是课本上的文字,也是社会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他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是一种普及教育,这就意味着即使大学毕业,也不一定马上就能找到一个工作,还要考各种各样的证,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等等。而接受大学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文化素质,使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其实,现在的大学教育跟社会生活已经产生了一定的“脱节”,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要缩小甚至消除“脱节”问题。

对于此次被评为“十佳青年教师”,看本加老师表示自己很珍惜这个荣誉,他说教师是一份要有责任心的工作,在和学生们长期的交流和沟通中,他知道了什么是教学相长。他还谦逊地表示,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今后会加倍努力,更加关心学生,更加重视科研,毫不松懈。

看本加,博士,教授,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民族学教研室主任。教授课程有:民族学概论、文化人类学、宗教人类学、社区概论。

曾先后主持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甘青藏区道教的地域性、民族性流变研究”,申请经费12万元;主持西北民族大学中青年科研项目“安多藏族牧业社区调查研究”;参与教育部重大项目“西部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子项目“云、贵、川的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合作撰写的调研报告《关于云、贵、川等民族关系的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获国家民委调研报告二等奖;参与西南民族大学万果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因明学名著翻译”,2007年10月获国家社科基金结项优秀奖;参与西北民族大学坚赞才让教授主持的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藏民俗文化交流研究”。在权威核心期刊《世界宗教研究》上发表了题为《安多藏区的文昌神信仰研究》的论文1篇,在《西藏研究》等CSSCI期刊上发表了《青海湖南部地区文昌神信仰的田野考察》等4篇论文,共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为了进一步加强科研能力,2011年3月他开始进入西北民族大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藏传佛教文献与历史文化研究方向的科研工作。

(采写人:银洋、玛吉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