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蔼可亲,慈父严师

和蔼可亲,慈父严师

笔者在访谈中,提到傅教授的学生们,他总是不经意地称学生们为“孩子们”,总是说“孩子们怎样”。笔者好奇傅教授为何习惯称学生们为“孩子”,傅教授温和地一笑,解释说,因为自己也当过学生!他说他明白孩子们的心思,明白他们远离父母,来到陌生的地方念书的心情。他说,人嘛,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总是容易感到孤独,如果再加上学习跟不上进度,与同学老师相处不适,就更容易滋生一些负面情绪。这时候的孩子们,就需要一些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要让孩子们感受到有人在关注着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关爱与温暖。说起这些,傅教授一脸的慈爱,仿佛早已视学生们为自己的小孩一般,对他们的感情亲切而自然。

傅教授还说,当然也不能太宠爱孩子们了。他说他经常告诫孩子们,不要以为医学专业就业好就可以高枕无忧,要懂得不断进取,学问不是结果,而是不断追求的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获取、升华。他的角色既是亲切慈爱的父亲,也是严厉的老师。

访谈结束后,笔者一边走路一边回味傅教授的言语,觉得十分受用。也许人生确如傅教授所说的,不是某种结果,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热情地追求,需要踏实地付出,需要保持信心与勇气。

(采写人: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