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教,育人先得育己——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廉武辉教授

身教重于言教,育人先得育己——记马克思主义学院廉武辉教授

“你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你活着是不是啥目的也没有?你上大学到底为了啥?”

他总是用一些拷问灵魂的问题引导我们回到自己的内心,在人生前行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初始,开始学着思考人生问题。对于近几年社会上的很多热点事件,他提出“斗不斗?救不救?扶不扶?”等辩题,引导我们深入思考社会道德与生命价值问题。他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选择和回答,善于联系实际,教之于理、感之于情,帮助我们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他的言传身教充满热情,他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与知识的获取相比,他更关心我们的思想前行、道德践履、价值追求与身心和谐。

他中等身材,神采奕奕,思维严谨,谈吐睿智。笔者拨通采访电话时,他正在校外处理公务,尽管忙,他还是抽出时间帮助我完成了采访。他就是这样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师,他叫廉武辉,2011年9月被评为西北民族大学“十佳青年教师”。

他1972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993年7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攻读西安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至今在西北民族大学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研工作,现任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全面负责我校本科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入校以来,他先后担任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等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其间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选修课程环球热点评析。

他深爱自己的事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三尺讲台尽心尽力。他是西北民族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二等奖、第四届青年教师课堂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009年他参与完成教学成果“运用案例教学法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获得西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持完成教学成果“加强热点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获得西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1年他参与完成的教学成果“运用中华民族传统人生观合理内容增强民族院校人生观教育实效性”获得西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他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近几年来,他把实践教学作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以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托,以“三下乡”“挑战杯”“民族团结月”“志愿者行动”等品牌活动为重要载体,认真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指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成绩较为显著。以“挑战杯”为例:2009年,他指导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参与西北民族大学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1年,指导本科生参与西北民族大学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校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2011年6月,指导本科生参与第八届甘肃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省级一等奖1项。他连续多年为二级学院讲授党课、团课,并为相关学院开展新生专题教育工作。

近5年来,他主持完成2011年西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路径研究”、2009年度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增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参与完成2011年国家民委课题“西部民族地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特殊性及对策研究”、2008年甘肃省社科项目“甘肃省民族地区稳定与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等各类省部、地厅级和校级课题6项。在《理论探索》《学术论坛》《文教资料》《打造新时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期刊著作上发表学术论文、教学论文10余篇。“身教重于言教,育人先得育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廉老师本人最好的诠释。对学生,他更愿意做一盏不算太亮的灯,照亮各民族学子前行的路。

(采写人:陶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