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播种部门,成就理想
有个问题也许令我们感到非常疑惑,韩瑛老师竟然在非常忙的情况下把实践创新部和社团管理部管理得十分优秀。2008年以来,校团委实践创新部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学院团学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主要从社会实践、学术科技、校园文化建设、西部计划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为部门的发展不懈努力。
韩老师在谈到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时,首先说了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的活动开展,提高了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了解了国情、民情及社会发展状况,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巩固了专业知识,同时也使得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用服务回报了社会,实现了大学生自身的价值,提高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然后是本科生学术科技引领计划。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以本科生学术科技引领计划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鼓励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校内各类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发科技创新热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做好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项目:1.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3.挑战杯。
我们还有“互联网+众创空间”、校园文化建设、宣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知悉如上工作,也让我们祝愿实践创新部越来越好。
谈到我们的社团管理部,对于近些年来部门组织机构不断健全,服务职能不断丰富,也发展得越来越好,韩老师开心地笑着为此一一作了描述:2015年学生社团共86个。榆中校区学生社团为65个,其中公益服务类7个,社会实践类6个,文艺娱乐类19个,运动博弈类11个,学习研究类22个;城关校区学生社团为21个,其中公益服务类2个,创新创业类4个,社会实践类3个,文艺娱乐类8个,运动博弈类4个。2013年我校共举办175项活动,其中项目活动115项,非项目活动60项;2014年举办了264项活动,其中项目活动142项,非项目活动122项;2015年上学期共开展115项活动,其中项目活动76项,非项目活动39项。学生社团联合会以“服务社团,管理社团”为宗旨,以实现“日常训练常规化,项目活动品牌化”目标,相继开展“思想引领”“素质拓展”“文艺娱乐”三大模块活动,由部门活动转变到校级活动,由单一比赛转变为技能培训、素质提升、思想引领等几大方面。其中“舞林风”校园舞蹈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赛制上逐年进行创新,舞蹈形式也由单一转变为多元舞种。近4000名观众参与活动,“舞林风”校园舞蹈大赛为爱好舞蹈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丰富了我校校园文化,已成为我校优秀的校园品牌活动。“社团文化节”是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特色活动,旨在为各社团集中展示各自的风采、文化交流提供平台。三年来,“社团文化节”不断改进、创新,今年“社团文化节”线上活动参与度达200多万,“社团文化节”逐步走进了民大学子的生活,也成为校园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近三年,社团活动日益丰富,社团会员日益增多,社团组织更趋完善,学生社团管理部以建立完善学生社团的内部建设、加强学生干部素质培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工作作为工作重心,创新学生活动形式,与时俱进,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不断更新理念,进一步促进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的发展。
说到大学老师所教育、个人能力或经验的相关问题,韩瑛老师谦虚地对此做了个人的看法:首先,要具备基本的口头表达能力,这是最基本,也是必需的能力;其次,还要有知识的再现能力,要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够很好地体现给学生;再次,还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要不断地更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最后,也是老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爱心和责任心,缺少了这一点,不会成为一个好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