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乐也尽瘁,严师亦良友——记音乐学院吴灵萍教授

为乐也尽瘁,严师亦良友——记音乐学院吴灵萍教授

西北有师魂,窈窕而独立,为乐也尽瘁,严师亦良友,名曰吴灵萍。

吴老师是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会员,被评为2010—2011年度“十佳教师”。从她以声乐教育为业的那天起,我们学校就注定有一位用生命来歌唱、用心血来育人的灵魂工程师。吴老师是声乐界一颗冉冉升起的年轻的明珠,闪耀在西北的天空。吴老师不仅在声乐上取得了令人艳羡的成就,更在教师的岗位上辛勤耕耘,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许,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身兼音乐家与教师二职,吴老师把它们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干得相当漂亮。作为一名音乐人民教师,吴老师最自豪的莫过于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梨园子弟,他们带着吴老师的声乐理念去实践自己的音乐梦,让歌声漫步云端,绵延天际。在吴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在学校就已崭露头角:2008年3月,学生王玉珊担任演唱的合唱节目荣获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金徽杯”甘肃赛区合唱一等奖;2008年12月,学生王磊荣获“第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优秀特长生选拔展演活动(甘肃赛区)”声乐类大学组二等奖;2008年12月,学生李彦君荣获第四届“海洲杯”甘肃省校园歌手大赛大学民族组一等奖;2008年12月,学生李彦君参演的金珠梅朵组合荣获第四届“海洲杯”甘肃省校园歌手大赛大学流行组二等奖;2009年2月,学生王磊荣获“第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优秀特长生选拔展演活动全国总决赛”声乐类大学组一等奖;2009年7月,学生王磊荣获“第五届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总决赛声乐比赛二等奖;2009年7月,学生李彦君荣获“第五届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总决赛声乐比赛金奖;2009年7月,学生巩晗雯荣获“第五届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总决赛声乐比赛三等奖;2010年7月,学生吴炳江荣获“第六届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总决赛声乐比赛三等奖;2010年7月,学生王冉荣获“第六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示活动”甘肃赛区青年A组声乐(民族组)三等奖;2010年7月,学生刘芝彤荣获“第三届中国国际青少年艺术节”声乐比赛三等奖;2010年12月,学生李彦君荣获城关区“第五届金城社区艺术节大学生才艺大赛”声乐组一等奖;2010年12月,学生董亮荣获城关区“第五届金城社区艺术节大学生才艺大赛”声乐组二等奖,等等。

自古“严师出高徒”,吴老师人美,然而教学生的方法更“美”。课堂上吴老师对学生要求严苛,“睚眦必较”,用她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但她并不专制,不以艺慑人,而是民主地和学生商议探讨,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的最佳唱法。因此他们都唱出了自己的个性,唱出了自己的水平,也唱出了吴老师的骄傲。而课后、生活中吴老师则是待人温柔宽厚的知心人,着实是一位难得的良师益友。

吴老师踩着时代的节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技巧,提高教学成效,她把自己抽象的声乐理念文字化,呈现在所有音乐爱好者面前:2007年3月,论文《浅谈教师对声乐教学规律的把握》被刊入《教育研究育探索》杂志第5期内,并被评为优秀论文;2007年8月,《论声乐学习中声音模仿与歌唱艺术》被刊入《小演奏家》(总第85期);2008年7月,论文《论歌唱训练中的思维转换》被刊入《教育研究育探索》杂志第7期内,并被评为优秀论文;2010年10月,论文《浅谈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情声和合”》被刊入《大众文艺》。

在教学工作之余,声乐演唱、声乐教学以及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的研究工作中也有吴老师那孜孜不倦的身影,它们见证着她付出的心血和成就:2007年8月,论文《花儿——一颗璀璨的“艺术奇葩”》被刊入《教育探索与创新》杂志第2期内,并被评为优秀论文;参与2009年度甘肃省十一五教育规划项目“甘肃省高校音乐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已结项;2010年3月至今,参与教务处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研究。

吴老师在她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发扬着甘肃的“两黄精神”,在音乐的土地上支起一片绿荫,给西北民族大学编织了一方声乐的天堂。吴老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学实力向世人展示了西北民族大学的音乐雄风。教师年轻化、知识化、现代化的三位一体,说的不是吴老师又是谁呢?

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方面,“十佳教师”这一称号吴老师是当之无愧的。

(采写人: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