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代老师的灵魂——记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沙文杰副教授
在与沙文杰老师谈话的过程中,我才明白,一位好的老师不是凭着一两个方面就能够被认可的。
沙文杰老师,女,回族,文学硕士。现为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从事的专业为语言与文化研究、汉维双语对比与研究、普通话语音教学与研究。
主要讲授课程有:为本科生讲授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和普通话语音;为研究生讲授文化语言学、语义学、语言与文化专题研究。此外,她作为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被西北民族大学国家普通话测试站聘请为业务指导教师,多次承担对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教师和学生的考前培训工作,参与了甘肃省语言文字评估工作及省级测试员资格培训工作。
沙文杰老师在教学工作上积极探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较为独特的授课艺术,获得过甘肃省第一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西北民族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西北民族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科研工作上认真钻研,任教以来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1篇获新疆区民语委民族语文翻译论文评选二等奖。主持甘肃省教育厅项目、校级课题共3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课题7项。此外,沙老师还获得过“甘肃省师德标兵”“西北民族大学十佳青年教师”、“西北民族大学学生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沙文杰老师从1995年开始任教,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年的教龄。当我问到在这20年里是否会感觉生活单调时,她说:“我喜欢在校园里面的感觉,安静而又浓郁的学习风气。另外,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看到学生们求知的眼神,由不懂到懂,心里就会感到莫大的满足,我认为这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她的一席话让我知道:老师们大概都有一种沉静的气质,在安静的校园和吵闹的学生中,他们都能够静下心来。
沙老师教授的课程都是语言专业方向的,当我问及她的讲课风格时,她说:“不同的课应该是有不同的风格和方法的。”比如在讲授普通话语音课的时候,沙老师的风格比较轻松活泼,教学方法新颖多样。这门课作为全校公选课开设时,人数限定为60人,当我问及每次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时,沙老师说,每次上课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去旁听,这是让她感到欣慰的。课下经常有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同学找她做考前咨询,不论何专业,是否上过校选课,是否参加过培训,她都会细致地给予辅导。在上专业理论课的时候,沙老师对学生要求会很严格,她说:“专业理论课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我宁愿他们现在埋怨我,也不想他们以后后悔!”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沙老师在维吾尔文学学院很受同学们欢迎。通过与她的谈话得知,经常会有学生因为生活或者是学习上的事情找她谈心,对于贫困而自立自强的学生她还会拿出钱物帮助他们。“我很开心有这样的事情,因为作为一名任课老师,学生既然找我,就是信任我,那么我就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开导他们。”沙老师还告诉我,其实跟维吾尔族同学相处并不难。首先,应该要尊重他们;其次,要发自内心地爱他们、理解他们。她说她曾经在新疆学习生活过一年,对维吾尔民族的文化和习俗都有一定的了解。并且指出:我们应该摒弃主观偏见,客观地认识这个民族,才能与他们成为真正的朋友。我想,沙老师的这一番话,会为我们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指点迷津。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我逐步感觉到她的生活是忙碌的。一个礼拜至少有14节课,最多有20多节课。我没有问她会不会感觉很累,因为听到她说,女儿想让她讲一个故事她都没精力,我也就不用问了。
“一个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有重大影响。我只能让自己不断地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去影响和改变他们。因为一个合格的大学老师,不仅要教给他们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他们怎么做人!”
我想,这样的大学老师,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
(采写人:王子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