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北雪山的舞者——记舞蹈学院朝露蒙副教授
笔者接到采访任务后的时候,正值她赴天水进行公祭伏羲大典的乐舞创作编导,面对紧迫又繁重的工作,她还是接受了我的采访。虽未面见,话语间流露出的自信和舞者的素养沁人心脾。在几次接触中,朝老师面对工作的繁重却不失条理,面对各种工作中的打扰却不失风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朝老师的大力配合下,这次的人物访谈得以顺利完成。
朝露蒙,蒙古族,1982年出生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朝老师是一个天生的舞者,她用青春舞出肃北,这大概是缘于那善舞的蒙古族基因。从1995年起,朝老师一直在西北民族大学学习舞蹈,直到20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这是青春挥洒的九年,也是展望未来的岁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事业上的不懈努力,促使她于2006年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舞蹈编导,为其舞蹈生涯锦上添花。
朝露蒙老师留校至今,不过七载而已,然她却时时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积极传道、授业、解惑,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承担教学任务。自2005年以来,先后为舞蹈学院开设过芭蕾基训、民族民间舞、剧目、身韵、现代舞、爵士舞、外国代表性民间舞这些课程。7年以来,共指导15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她注重因材施教,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生的课内外交流也是相对频繁的,绝美的舞姿征服了一届又一届学生。朝老师还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比赛,是我校第一位带领学生入围全国舞蹈大赛的老师。她在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完成之外不忘提高自己,在《甘肃省第二届舞蹈比赛》节目《草原茫茫》获三等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会演》节目《那山那水那云》获得金奖并优秀演员奖,《北京市第十届舞蹈比赛》节目《天地人和》获一等奖,《首届甘肃省舞蹈“飞天奖”》节目《母亲河》获银奖,《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类《肃北雪山蒙古人传统舞蹈及其传承研究》获三等奖,《第六届青春中国甘肃省青少年才艺大赛》获优秀指导老师奖,《第九届全国舞蹈比赛》节目《天地人和》入选决赛,《第二届甘肃舞蹈“飞天奖”大赛》剧目《遥远的呼唤》作品获铜奖,《梦想中国》全国艺术人才教育成果展甘肃地区选拔活动荣获最佳组织奖,《第三届中国蒙古舞蹈大赛暨第三届内蒙古电视舞蹈大赛》剧目《草原传奇》获特别奖。在担任班主任期间,她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去关心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并在师生关系上做了深入研究,于2009年发表了《浅谈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艺术》一文,为其班主任工作做了进一步指导。教书育人,桃李芬芳,朝老师一直谨记求学期间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出色的教学使她先后获得了西北民族大学优秀班主任、西北民族大学十佳青年教师等荣誉称号。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谈及在舞蹈教学上的经验,实践是最重要的教学方式。作为一名教师,她自身必须具有优秀的舞蹈素养,才能“推己及人”,把学生带入一片新天地。她在从事教学的同时,没有放松自身能力和修养的提高,反而以教学提升能力,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科研活动,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在科研创作上,她先后发表了《裕固族舞蹈文化探析》《舞蹈编导综合素质的考察角度》等多篇论文,其中《肃北雪山蒙古人传统舞蹈及其传承研究》获得了国家民委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她作为一名优秀的文艺工作者,2006年文化部的“优秀演员奖”荣誉称号是对她的肯定。朝老师也一直在朝着文艺这条路上走,在庆祝学校建立60周年时,因其优秀的工作能力获得了西北民族大学建立60周年庆祝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她也一直用自己的舞者魅力塑造着一个全新的民大形象,在2010年的澳门第一届民族文化节中朝老师表现突出,之后她参加了天水公祭伏羲大典乐舞创作编导。2011年8月,她又赴维也纳担任第六届文化中国·维也纳金色大厅青少年文艺晚会副总导演。从此,她舞出了肃北这片广袤的大地,那灵动的身影昭示着舞者的魅力。
七载教书育人,收获无数桃李,这是一个优秀的青年教师在自己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的成果。“学生是我的责任,我教育的是一代人,肩扛着的是一代的责任。”这是朝老师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相信她将在未来的教学生涯中躬行这责任。
(采写人:周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