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实求新,敬业乐群——记蒙古语言文化学院乌云才其格副教授

求实求新,敬业乐群——记蒙古语言文化学院乌云才其格副教授

乌云才其格,女,蒙古族,1973年11月8日出生。1996年6月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蒙语系,毕业后在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人民政府工作。1998年9月份考上西北民族学院蒙语系现当代文学方向研究生。2002年2月份留校在蒙语系任教。2012年,乌云才其格老师荣获西北民族大学“校园十佳教师”称号。

乌云才其格老师从政府回到母校工作,主要是因为她上大学时非常喜欢文学课,为了提高自己这方面的知识就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谈到自己从政府公务员转为老师的经历时,她说:“在政府工作,虽然每一天都要处理一些琐碎的事情,可是回到家就可以放松了。做教师就不同,上完课回到家还得看相关的资料,备好课。刚开始觉得压力很大,但过了两三年后我就习惯了。”

从2002年到2012年,乌云才其格老师留校任教已经整整十年了,在这十年教学过程中,她对西北民族大学最大的感受就是这里变化很大,她说:“就拿我们学院来说吧,学生人数、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从最初的100多个增加到如今的500多个。学科建设方面,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学院形成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的教师人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了。此外,老师的收入也在不断提高,住房问题也在得到相应的解决。”

乌云才其格老师讲课内容生动,十分具有吸引力,深受同学喜爱。她始终相信:老师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乌云才其格老师带的是文学课,为了提高学生的说写能力,她在课堂教学时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希望学生们通过在我课堂上的学习,都能从中学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乌云才其格老师这样说道。

乌云才其格老师不仅在教学方面是一位好老师,在科研上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发表了许多文章。对此,乌云才其格老师说:“要上好一门课,就必须要对它有一定的研究。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才能有好的效果,才能出好的成果。”

乌云才其格老师的主讲课程是蒙古族现当代文学,在教学过程中她也遇到过一些难点:对国内外蒙古族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掌握的不是很及时。因此她经常通过订阅相关资料来掌握一些最新信息。乌云才其格老师除了要按时完成自己所担任的“中央高校项目”外,还准备发表有关教学改革方面的论文。

在谈到对我校学生的建议时,乌云才其格老师说:“西北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在我校就读的大学生有很好的掌握各民族文化知识的条件。所以我们可以近距离掌握民族文化、民族风俗习惯等等,到了民族地区后,我们不会成为局外人,从而更好地为民族服务,为国家服务。”她同时还强调:“很多学生在考入大学以后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错失了很多机遇。一名大学生,必须确立明确的目标,从大的方面来说,要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就细节而言,大家就应该努力掌握文化知识,比如要把眼界放宽,接受通识教育,在选修课中了解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这样才能合理地安排时间,不虚度年华。”

(采写人:祁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