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信念,支撑求学梦想
2025年09月26日
小小信念,支撑求学梦想
甘肃省武威市的天祝县,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区之一。天祝藏语意思为“英雄部落”,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藏族教师杨旦春就出生于此。
1993年,年轻的杨旦春考上了西北民族学院藏语言文学专业,第一次来到了兰州市。那时候,年轻的他带着新鲜、好奇来到了学校,展开了全新的人生画卷。
在校期间,虽学习语言专业,但杨旦春却对绘画情有独钟,尤其喜欢画唐卡。“以前看《章恰尔》(藏文大型文学期刊,创办于1981年)时,就会临摹上面的藏式图案。上大学后,因为专业关系,读了很多文学典籍,掌握的宗教文化与历史知识越来越多,理解越深刻,下笔画起来就有感觉了。”1996年,第四届“格萨尔”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当时的西北民族学院举办。还在读大三的杨旦春与同学合作绘制了几幅唐卡,并在学校礼堂进行了展出。“当时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希望作品能卖掉,勤工俭学。”唐卡很快就被参会学者买走了,他的小小梦想就这么实现了,这无疑给了他极大的信心。
一年后,参加了工作的杨旦春开始坚持自学唐卡。2004年,他考上了西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开始跟随丹巴绕旦教授学习唐卡绘画。一直坚持画唐卡的杨旦春觉得自己有一些基础了,“我抱着一摞自以为还不错的作品去见老师,结果被全部否定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学”。之后的三年求学时光,在杨旦春的记忆里,是一天又一天的重复。“白天上文化课,晚上七点,打开藏语广播,开始画唐卡,晚上十二点半,放下画笔,关掉广播,回宿舍睡觉。”而这近乎苦行僧的学习,让他看到了全新的自己,也创作出了全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