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编委会

卷首语

数据研究

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一、就业率与就业方式

(一)就业率

(二)就业方式

二、就业流向(区域和行业)

(一)就业区域流向情况

(二)在沪就业行业流向分布

三、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

(一)总体情况

(二)学科门类分布

(三)行业流向

2017年上海市中职毕业生职后发展调查报告

一、毕业生调查基本情况

(一)抽样基本情况

(二)就业基本情况

(三)性别分布情况

(四)专业分布情况

二、毕业生职后发展情况比较与分析

(一)2017年毕业生职后发展情况横向比较

(二)2017年与2016年的相同毕业生群体职后发展情况比较

(三)2017年度影响毕业生职后发展的因素分析

三、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

(一)文化课程评价

(二)专业教学评价

(三)实践环节评价

(四)社团活动评价

(五)技能证书评价

(六)就业指导工作评价

四、用人单位调查基本情况及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评价

(一)用人单位调查基本情况

(二)用人单位对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评价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标体系研究——基于2017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质量报告的文本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概述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内涵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要求

二、2017年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文本分析

三、综合建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指标体系

域外视野

风险社会与幸福生涯

一、不确定性与新兴成人群的春季危机

二、21世纪社会的生涯是应变之学

三、后现代的多元生涯类型与风貌

四、生涯概念的演变

五、成功生涯?还是幸福生涯?

中国香港教育界生涯规划服务的反思

一、香港教育界生涯规划服务概况

二、香港教育界生涯规划服务特色

(一)社会支援

(二)融入校政

(三)以学校为本

(四)以学生为本

(五)全人教育

(六)师资培训

三、香港教育界生涯规划未来展望

(一)意义追寻

(二)扩大生涯规划的范畴

(三)深化生涯规划

(四)学科接轨

(五)生涯规划微信

(六)消化整合

(七)返璞归真

四、结语

协助高中生准备大学申请材料——以学习历程档案评量为例

一、引言

二、学习历程档案评量的意义与目的

三、学习历程档案评量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自我调整学习理论

四、以“历程档案评量”协助学生准备大学申请材料之规划应用

(一)学习历程档案之实施方式

(二)学习历程档案之内容架构

(三)学习历程档案的评量

五、结语

实务分析

中国青少年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分析与路径选择

一、中国青少年生涯教育的基本历程

(一)20世纪90年代中国生涯教育的萌芽

(二)2000年高校变革驱动的泛生涯教育

(三)2010年生涯教育的时代呼唤

(四)2015年新高考倒逼生涯教育发展

二、当前中国青少年生涯教育的现实情景

(一)高考志愿填报的现实困惑

(二)新高考选科的预期需求仍待验证

(三)中小学积极探索客观泛化生涯教育

(四)教育观念迷茫期的迷茫期待

三、青少年生涯教育的国际化借鉴

(一)发达地区普遍推进生涯教育

(二)以工具使用为核心的国际借鉴(美国、台湾地区)

(三)以能力发展泛化的国际借鉴(英国、日本)

(四)以分轨发展导向的国际借鉴(新加坡、欧洲)

四、中国青少年生涯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一)中国文化下生涯发展观念的重新诠释

(二)教育选择迷茫的现实平衡

(三)分层分轨推进的再思量

(四)现实情景的工具化科研

(五)泛生涯教育的学术性认同问题

五、中国青少年生涯教育本土化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投入和监管是核心保障

(二)学校整体融入生涯教育才能有效推进

(三)本土化路径构建核心需要三点支撑

高中体验式生涯教育实践探索——以上海市闵行中学为例

一、体验对学生生涯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二)有利于学生增进社会理解

(三)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

二、体验式教育的概念

三、高中体验式生涯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以体验为导向,探索生涯认知

(二)以活动为依托,探索自我兴趣

(三)以实践为主体,探索生涯决策

四、体验式生涯教育的实施过程

(一)前期准备

(二)项目体验

(三)记录反思

(四)生涯建构

新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新问题研究

一、引言

二、职规赛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参赛选手认知模糊

(二)学生规划基础薄弱

(三)教师跟踪指导断层

(四)赛事价值亟待提高

(五)比赛的专业性有待提高

(六)校院宣传调动薄弱

三、提高职规赛质量的举措

(一)构建生涯行动教育新体系

(二)引入朋辈辅导教育分计划

(三)打造以赛促学的创新型赛事

参考文献

新高考背景下上海高中生生涯发展状况调研

一、研究方法

(一)被试

(二)工具

(三)研究过程与方法

二、研究数据

(一)生涯规划状况

(二)自我认知状况

(三)对大学/专业的了解程度

(四)对未来职业的了解程度

(五)生涯自主程度

(六)生涯自信程度

(七)外部世界探索方式

(八)生涯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或问题

(九)对生涯规划课程的了解程度

三、数据差异分析

(一)年级差异

(二)性别差异

(三)父母学历差异

(四)学校差异

四、数据分析

(一)学生生涯发展状况

(二)学校生涯教育课程状况

五、结论与建议

(一)调查结论

(二)结果建议

心理资本建设在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实践

一、心理资本建设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建设的实施背景

二、心理资本建设在生涯规划课程中的设置

三、心理资本课程的组织实施

四、心理资本课程实施的评价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