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程档案之内容架构
2025年09月10日
(二)学习历程档案之内容架构
由于学习历程档案的目标之一是协助学生提早准备大学申请的材料,因此笔者依据2014年台湾地区大学审查数据项的采计比率表(见表1)设计了学习历程档案的架构,以便让学生提早将这些项目纳入三年的学习计划。
表1 2014年台湾地区大学审查数据项的采计比率表
(续表)
由表1可发现,被采用比例最高的是高中在校成绩证明,采用校系比率高达91%,第二大类则是自传与读书计划(含申请动机),第三大类则为学习成果或校内外活动经历,第四类则是证照、鉴定等证明。
因此,本校所设计的高一学习历程档案内容架构如表2所示。
表2 高中学习历程档案内容架构表
由表2可看出,学生从高一上学期10月至高一下学期6月缴交学习历程记录的这段时间,通过教师所架构的内容,已逐步累积了大学所要求的四大类资料。通过个人简历表,学生可持续整理高中三年的课内外表现;通过学习点滴的内容,逐步记录高中阶段的学习历程,并针对学习进行监控与反思、调整策略,以达到学习自律的成效;通过多元表现记录表,让学生记录活动历程、个人省思,并进一步思考活动与学群的相关性,到了高三,学生从个人过去的记录中可明确看出自己在哪个学职群所展现的学习成果及多元表现较为投入、表现较好,可依此作为大学本科志愿选择的重要参考依据;最后的结语与展望,则是让学生看见自己这一年来对历程档案的辛苦投入、点滴的积累,借此鼓励学生,并提醒学生高二及高三务必养成持续记录学习历程的习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