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就业方式
1.就业方式分布
根据教育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办法的有关规定: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人数)×100%,其中“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按教育部统计口径包括以下7种情况,如表9所示。
表9 上海高校就业毕业生就业方式分布情况
备注
①报到就业:毕业生通过学校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领取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就业;
②签订劳动合同,单位接收就业: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出具接收函,不需要就业报到证,到用人单位工作;
③灵活就业: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其中包括自主创业、自由职业等;
④定向委培:定向、委培毕业生回原定向、委培单位就业;
⑤升学:包括专科毕业生升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考取第二学士学位;
⑥出国:毕业生出国、出境留学、工作等;
⑦国家、地方项目:毕业生参加国家、地方项目就业。
2.自主创业
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简称创业基金会)各分基金会总计受理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简称“天使基金”)申请项目1 064项(其中校园申请385项,社会申请679项);获资助创业项目共计332项(其中“雏鹰计划”资助项目309项,“雄鹰计划”资助项目9项,其他资助14项);总计资助金额7 428万元;创业企业注册资本8.19亿元(见表10)。
表10 创业项目申报及资助情况(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自“天使基金”设立至2017年12月31日,创业基金会各分基金会累计受理“天使基金”申请项目6 925项,获资助创业项目1 969项,资助金额3.83亿元。创业企业注册资本累计25.13亿元。创业企业行业分布为:IT技术与互联网约占31.03%,现代服务约占16.25%,机械与电子约占6.3%。
3.面向基层就业
根据教育部和市教委有关毕业生下基层就业的统计口径,2017年本市高校共有约5.61万名的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32.18%(见表11)。
表11 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下基层就业情况
(1)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根据团市委提供的数据,2017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共录取上海高校毕业生211人(见表12)。
表12 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参与西部计划情况
(2)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根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供的数据,2017年上海“三支一扶”计划实际招募上海高校毕业生203人(见表13)。
表13 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参与“三支一扶”计划情况
(续表)
(3)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根据市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2017年上海实际共选聘上海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75人(见表14)。
表14 2017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