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路径构建核心需要三点支撑
1.高中大学衔接是现有最好的支撑
对于普通高中生来说,最紧急且重要的生涯发展任务还是选择专业和大学。高中生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走进大学,多多了解大学专业和大学生活。而大学也有义务为中学生的生涯教育进行结构化的安排,打开校门,让高中生能利用假期走进大学,进一步了解大学。大学的开放姿态有利于学生了解真实的大学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做出更好的选择。
2.必须关注指向未来的教育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正式进入人类生活,这两个极具划时代的变化,必须引起生涯教育者的关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革会持续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扁平化的社会结构对人的特长依赖和展示要求提高,以叙事建构为特点的生涯建构教育设计应当得到更充分的重视;同时人工智能必将改变高新技术产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如何让学生理解科技对人的核心依赖,未来产业格局变化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必须进入学生生涯发展的关注点。否则在社会发展极为不确定的当下,用静态的观点推进生涯教育,会南辕北辙,很难建立起学生的积极不确定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
3.本土工具建设是学者的责任
生涯教育领域的工具不少,但几乎都是“舶来品”。中国学者有必要基于中国国情、文化背景,基于中国学生的客观情况、学校师资的实际条件,研发本土化的生涯工具。与此同时,国家应建立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让学界、商界的工作都能有依靠、有保障。这些举措将大力推动生涯教育工具本土化的研发进程。
参考文献
[1]孙勇,张立新,赵金先.对我国部分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03(9):31-32.
[2][3]郑程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演变探析——基于政策伦理学视角[J].职业技术教育,2016,37(13):13-18.
[4]熊丙奇.新高考改革为什么改,到底改什么[J].内蒙古教育,2018(11).
[5]人民出版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陈万红,张天良.职业兴趣探索:中小学生涯教育的起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5):41-44.
[7]邓宏宝.国外中学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经验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3(10):24-31.
[8][10]孟四清.生涯教育在美英两国的缘起、实施模式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12(1):21-24.
[9]何树彬.台湾大学生涯教育的本土化发展及特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6):85-89.
[11]刘晓萍.国际核心素养背景下日本中小学生涯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12]傅敏,陈效飞.论新加坡公民教育课程的分轨制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0(1):70-73.
[13]赵子剑.德国定向阶段教育的历史形成及其内涵解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102-108.
[14]应雅泳.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8(3):73-74.
[15]廖小兵.发挥家长作用开展生涯教育[J].教育导刊月刊,2008(10):35-37.
[16]丁林兴.高中生涯教育应处理好的五对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2(11):71-74.
Localization Analysis and Path Choice of Chinese Youth Career Education
Qian Jingfeng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tex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this paper reviews the main process of youth care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hina.On this basis,it also summarizes the key features of current youth career education scenarios and points out the practical problems existing in promoting the localization of career education in China.Possible solutions are also put forward,through summarizing the related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of advanced regions overseas.
[Key words]youth career education;localization analysis;path ch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