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主体,探索生涯决策

(三)以实践为主体,探索生涯决策

1.对接高校,学涯探索

学校积极建立高中与高校的链接,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校保持密切合作,组织学生深入大学进行浸润式体验,身临其境体验高校的学生生活,如听一堂课,吃一顿高校食堂餐,与大学生聊天,体验一次图书馆学习等,亲身感受大学的文化氛围,亲自了解大学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学习方式,为选择专业和大学提供参考。

对高中生来说,学术性的高校体验课程同样具有吸引力。比如,学校和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合作的创新科技类课程,利用高校的场地、资源和师资,让学生系统地学习VEX机器人、无人机、Python编程等课程,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表现出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极大的学习热情,在集中的课程学习结束后,还主动请求继续深入,自发组队参加后续的竞赛和项目研究,真正体验了大学的科研生活。

此外,学校还利用海外课堂中的国外高校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如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自动消防中的应用”,与德国曼海姆大学合作的“日耳曼文化的前世今生”,与法国国立工程师学院合作的“欧洲工业4.0”等,让学生在具体项目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了解了国外高校对人才的要求,开拓了生涯选择的空间。

2.体验社会,职涯探索

学校积极建立与社会的链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形式的职业体验。例如,针对部分学生想当医生的需求,学校与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学生们积极参加医院的志愿者活动,通过跟岗实习锻炼,获得对医生职业的实际体验,进一步了解自身对这一职业发展的思考。

除了医院,上海航天设备制造厂、上海汽轮机厂、中国银行等实践基地相继建立,学生通过公益劳动、企业参观、职业访谈、岗位实习等形式,在职业体验中验证自己的认知,调整和完善生涯规划,在实践中逐步明晰自己的生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