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语

五、结语

历程档案的评量方式是借由引导学生搜集、选择、反思与计划的历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真正参与学习的历程,也因为这样的特点,使得历程档案成为一种较能真实地呈现学生学习表现的评量工具。

现今的升学制度,大学除了重视学生的知识能力外,也十分关注其高中阶段的学习历程、课内外表现及个人成长记录。这些历程数据需要在高一时就协助孩子学习有效搜集、组织、记录材料的方法与策略,经历高一的实际操作辅以教师定期的自评机制与最后的总体评量,使学生能在高一阶段逐步养成自主进行学习记录的习惯,这样的习惯通过教学养成后,更能在高二、高三持续执行,直至高三申请大学时,就能从逐年积累的学习记录中,针对大学本科所需要的申请材料,生成自己所对应的个人简历及成果档案,减少茫然无所适从的焦虑感。

此外,在历程档案内容的设计上,表格所设计的学习活动记录与反思的机制,目的是萃取学生独特的经验感受,引导学生看到内在软实力的进步与成长,达到自我效能感的强化,进而提升学习动机。而且经由学生个人经验的再加强与精炼,更能逐步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强化成就表现,形成个体良性的学习循环[14],笔者认为,从教育的观点来看,这更是推广历程档案评量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坤崇.多元化教学评量[M].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2]张美玉.历程档案评量在概念学习的应用[J].教师天地,2003(122):4-10.

[3][6]赖羿蓉.历程档案评量在通识课程中的应用规划[J].朝阳学报,2004(9):315-335.

[4]吴毓莹.我看、我说、我演、我想、我是谁呀?——卷宗评量之概念、理论与应用[J].教育资料与研究,1998(20):13-17.

[5]李美奇.浅谈档案评量之理念[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23-25.

[7]张美玉.历程档案评量的理念与实施[J].科学教育月刊,2000(231):58-63.

[8][9]张美玉.从多元智能的观点谈历程档案评量在教育上的应用[J].教育研究信息,2001,9(1):32-54.

[10]卢贞颖.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J].敦煌英语教学杂志,2001(30):15-21.

[11]赖羿蓉.历程档案评量之个案研究[J].台湾编译馆馆刊,2005,33(2):78-93.

[12]廖淑慧,张基成.数字化学习历程档案内中文写作目标设定、自我反思与自我调整学习之关系:一个纵贯性质化研究[J].信息传播研究,2013,4(1):45-64.

[13]张基成,林俊宇.网络化档案评量系统内反思机制之设计及其对自我调整学习影响之评估[J].教育与心理研究期刊,2015,38(1):31-64.

[14]战宝华,侯欣彤.从社会认知生涯理论探究高中学习历程档案之运用模式[J].台湾教育评论月刊,2017,6(3):201-208.

Assist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Prepare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Application:A Portfolio Assessment-based Study

Kai Fang Hsueh

[Abstract]The main point of this article lies in introducing h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rtfolio Assessment help students prepare the Entrance Examination application.By showcasing the purport,destination and theoretical structure of Portfolio Assessment as bringing out its operating methods,framework and evaluation,the author hopes to empower se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with substantial benefits when it comes to Independent recruitment or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Enrollment.

[Key words]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Portfolio Assessment;Comprehensive quality assessment;Independent recruitment

附录一 学习历程档案个人简历表

(续表)

附录二 多元表现记录表

附录三 学习历程档案整体评量表

附录四 学习历程档案内容评量表

(续表)

【注释】

[1]本文示例中的学校只有高一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因此高二、高三是学生自主记录学习历程。

[2]若学校没有课程学分的评量机制,建议可以举办校内学习历程档案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