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建设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建设的实施背景
2025年09月10日
一、心理资本建设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建设的实施背景
2040年以后的职业环境将是以幸福与自我实现为核心的生涯环境,我校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对于个人实现的诉求较为强烈;故在当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的现实世界里,在当前日益尊重个体及其选择的时代中[1][2],我校高中生必须为自己的终身发展奠基,学会考虑并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故实施校本化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是一种必要且有效的举措。
本次课程的实施我们最先在2017届初高衔接中进行。这批学生都是直升我校高中的初三毕业生。其特点是:①学业基础知识扎实,自学能力强,勤于深度钻研,超前学习和追求成功的欲望强烈;②目标高远,品学兼优,有强烈的自我责任感、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③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喜欢张扬个性;④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注重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但自我意识过分强烈,常常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抗挫折能力较弱,时有过激和偏颇情绪。
心理资本建设主要强调学生通过与他人交往的实践和学生自我内心体验相结合来发展学生的交流—交际能力和自我认识—内省能力,营造积极、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建设强大的心理资本——自我效能感(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情绪智力等,为他们进行生涯规划的探索和实践搭建良好的心智模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