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模式的创新

三、传承模式的创新

川剧《金子》能走到今天,得益于《金子》的主演——重庆市川剧团现任团长,国家一级演员,“三度”梅花奖得主沈铁梅。她提出了“大川剧”的概念,何谓大川剧呢?就是要把一个剧种看成一家,而不是以一个院团为一家。突破现有体制,不分成渝、不分门派,从剧本创作、演员调度、音乐制作、舞台设计等方面相互支持,相互发展川剧这个剧种。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开门办学。2018年4月,重庆市川剧院申报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川剧《金子》青年表演人才培训班在重庆开班,20名来自四川和重庆的学员跟随《金子》主创团队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在剧本讲授、唱腔学习、实践演排后,于7月29—30日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进行汇报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这种旨在传承经典、培养新人的方式打破过去以师徒制、院团制的传承方式,进而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为川剧传承和推广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二是媒体推广。该剧原班阵容的6名演员中,最小的已有50岁,而70岁以上的就有3个。为了让这部经典川剧作品更好地传承下去,继续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必须抢时间,用电影镜头把这些宝贵的艺术保存下来并推向世界。经过沈铁梅多方努力,最终选择了英国导演索尼娅来拍摄这部艺术电影。导演索尼娅说,《金子》虽然是中国故事,但拥有全世界共通的情感,并不影响外国观众观看。这种通过现代化的电影摄影镜头,把经典人物的表演艺术完美地记录下来,这是传统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融合发展的尝试和探索。

以上是笔者对川剧《金子》的一些思考,还望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