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灯戏中喜剧人物特点
川北灯戏善于用“丑”的人物的愚蠢行为来引人发笑,“丑”字主要指的是人物性格背离了社会普遍道德观后所表现出的言语与行为上的丑陋特点。川北灯戏中“丑”也有所区分,有以“丑”写“丑”,有以“趣”写“丑”,还有以“智”讽丑。《裁缝偷布》就是川北灯戏中以“智”的喜剧人物形象塑造的一出戏。这出戏是从对丑陋的喜剧人物形象的讽刺角度上创造的,与“丑”的形象相对。《裁缝偷布》中的龚裁缝与王大娘的两个喜剧人物形象便是以王大娘机智应对龚裁缝的贪小便宜与好色的丑陋行为中产生的。龚裁缝给王大娘量衣时,花样百出,先是用自己的“正规”尺子量布,将王大娘的布量少,又想借王大娘脱下衣服量衣大小时支走王大娘方便偷布,不料王大娘让他量体裁衣,王裁缝的第一计失败。他随随便便量身,量到一半叫王大娘去“舀碗喷水来”,再次欲支开王大娘,川北地区中“喷水”与“粪水”音近,同音斜义,王大娘讽他要粪水,他答道“跟你说就要使”,也是运用了同音异义,听来便是“跟你说就要屎”。打来水后,裁缝喝了一口便吐了,王大娘道这是“潲水”,龚裁缝再次被王大娘耍弄。龚裁缝不仅偷走了布,还三番五次地调戏王大娘,最后王大娘忍无可忍,将计就计,不仅拿回了布,还哄骗了龚裁缝脱了衣服,并轰出了家门。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王大娘与龚裁缝的喜剧人物是相辅相成的,没有龚裁缝的贪便宜、好色,便没有王大娘耍弄龚裁缝的喜剧。
再如《打判官》中的黄小娟是“智”的代表,与判官“丑”的形象相对。判官的丑陋突出黄小娟的机智,两者一丑、一智的行为产生了碰撞,生出了一场让人捧腹的闹剧。“智”的喜剧人物是对“丑”的喜剧人物的讽刺与嘲笑,两者不同的性格摩擦形成了“智”与“丑”,是肯定性的正面人物形象与否定的反面人物形象。
其实川北灯戏的喜剧特征十分明显,就像前文所说的,这是骨子里的幽默。但是川北灯戏想要适应时代、适应观众,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