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调度合理,导演巧妙呈现剧作
2025年09月10日
(五)舞台调度合理,导演巧妙呈现剧作
《爱情天梯》的导演是有着丰富舞台实践经验的国家一级演员、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蔡少波。这部剧作是他首次担纲导演,从优秀演员的角度诠释新编优秀剧目,他凭借着对舞台的熟悉和敏感,巧妙地使用舞台调度手法,完美地为观众呈现了一个爱情故事。众所周知,剧本是“一剧之本”,导演却是第二度的再创造者,有怎样的导演,便有怎样的演出,导演本身从戏曲演员到戏曲导演的角色转变,也是本剧目的一大特色。
蔡少波在剧中设置了四个配角演员,不仅扮演了甲、乙、丙、丁“四轿夫”,还有赵、钱、孙、李“四媒婆”,以及中年、老年“四长辈”,再到现代时尚的“四驴友”。非“闲笔”,却是“趣笔”,更是“妙笔”。从环链性看,这是编导别出心裁的、对川剧的又一舞台表现性发展。
当然,剧中可以看到大量的传统表现手法,比如其中“坐轿”“推豆花”“三叩门”“修石梯”等。这种巧妙借用传统技巧来表现现代题材,能让更多观众感受到川剧传统文化的魅力。
正如人们常说:“幸福的家庭大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却千差万别。”《爱情天梯》在爱情长河中绽放出了一簇别致而动人的“情花”,吟咏一曲撩人情愫的川剧“情颂”。沐浴着情与爱的普照,爱情的独特使永恒的爱情展现异样的风采。共性托底了个性,个性使共性显现普世光彩。
《爱情天梯》描写了一对年龄悬殊(女比男大10岁)、物质生活条件匮乏(住山洞),女的是寡妇,拖儿带女,于当时世俗所不容,村民们指指点点、非议漫天,而两人简单、朴实地相爱了半个世纪,男人用了30年的时间,用铁钎、铁锤开凿了通往山下的石梯。
这一普通、执着、淳朴的爱情感动着人们,体现了爱是心甘情愿的付出和点点滴滴的关心,爱是来自内心的倾慕。此情只可待追忆,与其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