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展现唱腔、唱词的儒雅
文生之雅,雅于川剧产生之初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雅于身段、雅于唱词的典雅华丽、优雅婉转,雅就是所谓的“书卷气”。要体现这样的特点,在文生的唱腔中,就一定要刚柔并济,在“刚”和“柔”中间,更偏向“柔美”一些,不过要柔度适中,既要柔美也要有小生的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这要求演员一出场就做到在精、气、神、貌都要给观众一种气场上的俊美之气,一字一句柔中有力,拿捏得恰到好处。
如川剧折子戏《石怀玉惊梦》,取自《聊斋志异·武孝廉》,蓝光临先生根据师傅彭海清亲授的《活捉石怀玉》进行自编、自导、自演而成,1982年被搬上舞台,成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剧中石怀玉出场一大板高腔曲牌《月儿高》唱段:“更阑静,淡月色,怀玉低头心忐忑。”石怀玉眼神低迷失落,仿佛在回忆那段艰难的往事,“想当初,在原籍,祖宗留下好家业。二双亲,把命绝,陈表兄与我把诗书刻(课),大比年,赴京阙……”折扇一收一放,手势急促颤抖,表现了人物内心的怨恨和伤心。唱词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优美文雅,字数排列自由,曲调朴实平易,细节处理细腻多变。同时,眼神、手势、扇子辅助唱腔,仿佛身临其境,历历在目,把一个遭遇变故的读书人到中状元忘发妻的负心人的心理变化刻画得入木三分。他毒辣、忘恩但又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书生,所以内心具有既纠结又害怕的矛盾。
又如川剧文生代表剧目《访友》,梁山伯这个人物性格质朴、憨厚、勤奋好学,是斯文、儒雅的书生代表,但他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纵然有些书呆子气,却并非傻瓜。当他来到祝庄,一句“意急心忙嫌马慢,快马加鞭恨步迟”表达了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为了终身大事圆满解决而满心喜悦之情,这种欢喜又不敢流露放纵,借这一句“嫌马慢、恨步迟”来表达心中的雀跃和欢喜。
可当他得知祝英台已经许配给马文才后,帮腔用《一枝花》这个曲牌,如诉如泣的哭腔唱出“晴空霹雳响,冷水浇头怀抱冰”,把梁山伯痛不欲生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接着梁山伯唱“祝贤弟,你好负义,你好薄情”更加深化了一个读书人伤心到极致而最后表达出来了“负义、薄情”四个字。“二要怨你爹爹做事心太狠,三要怨祝贤弟你言而无信,一身二许为何因”这几句渲染了梁山伯的哀怨和无助,悲天悯人,但是文字依然优雅,不失一个读书人的气度,生动地把梁山伯从雀跃到悲愤的心理变化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