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的空间结构

(一)开放式的空间结构

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多年后的今天,尽管科技的进步让现代舞台的技术手段日益丰富,但环球剧院依然没有任何现代舞台设施。这里没有调音台,演出莎剧时,演员没有扩音设备,音乐一般都是演员现场演唱或用乐器伴奏。舞台三面都是开放式的空间,被观众环绕。中间供观众站立的空地顶上没有屋顶,其结构与中国传统戏曲的万年台非常相似。舞台背面是演员化妆的场所,没有大幕遮挡,演出开始前观众甚至能看到演员在那里化妆。舞台里侧左、中、右各有一上下场口,调度十分灵活。其上下场口结构类似中国传统戏曲的“守旧”和“出将入相”。舞台里侧上方有一个露台,可供乐队使用,也可以作为表演区域,《罗密欧与朱丽叶》中露台相会的场景就是在这里表演的,乐队本身也常常融入剧情中,如《第十二夜》开场部分,为公爵奏乐的乐师们就在这个位置。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结构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舞台上方的天花板被称作“诸天”,两根粗大的橡木柱子支撑着天花板,它们被称作“赫拉克勒斯之柱”。舞台中间的地板上有活动门,里面有通往舞台下方的台阶,这是人间与地狱的通道。整座剧场的结构是对“毕达哥拉斯-托勒密”宇宙体系的模仿,在这个宇宙体系中,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向上是诸天和上帝,向下是地狱。莎士比亚曾在《皆大欢喜》中指出:“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传统的万年台同样是一个世界,郑板桥亦曾作楹联云:“尧舜生、汤武末、桓文净丑,古今来多少角色;日月灯、江海油、风雷笛鼓,天地间一大戏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