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伟大的鲁迅,为了让中国人民看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革命和建设的新面貌,为了让更多的美术青年掌握木刻这个锐利的武器,他对苏联的木刻、版画独力搜求,独力展出,独力出版,让千千万万要求进步、爱好美术的青年,广开眼界,接触新生事物,从而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革命。
从《朝花夕拾》的几篇回忆文章中,早就看到童年时代的鲁迅爱看木刻绘图读物《山海经》和《点石斋丛画》之类。鲁迅于一九二七年从广州到上海定居后,一九二九年,就同一样爱好收藏木刻版画的革命青年柔石等人“往来了许多日,说得投合起来了,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华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1]这一年陆续编印了《近代木刻选集》四种,所选都是英、法、德、日的作品。一九三〇年二月编印的第五种,选画对象有了显著的转变,书名《新俄画选》。鲁迅在该书《小引》中说出了他的出版意图:“新俄的美术,虽然已经给世界以甚大的影响,但在中国,记述都还很寥寥。”这本画册包括十二幅作品,其中绘画七幅,木刻五幅。木刻中有苏联木刻大师法复尔斯基的作品《莫斯科》,是从日本昇曙梦著《新俄美术大观》里翻印的。他说明这本画集所以多选版画,是因为“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这几句话已足证明鲁迅介绍这些美术作品给中国读者,目的是为了给中国革命美术青年以斗争的武器,决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这本画集是鲁迅把苏联版画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块里程碑。
从《鲁迅日记》所附历年书账来看,突出地表明一九三〇年花用的书款高于任何一年,而书目中约近半数是从国外购入有关美术和版画方面的名贵画册。鲁迅在搜购各国出版的版画画册并加翻印介绍后,对翻印后的印刷效果当然不会感到满意。于是从一九三〇年开始,委托在法国和德国的朋友分别从彼邦收购原作版画。次年二月,又托在苏联的曹靖华购买毕斯凯来夫为《铁流》所作木刻插图原拓本。鲁迅说:“靖华兄的来信说,这木刻版画的定价颇不小,然而无须付,苏联木刻家多说印画莫妙于中国纸,只要寄些给他就好。”[2]以后就通过这种“抛砖引玉”的方法,在鲁迅与苏联著名版画家之间,建立了中苏人民之间的最初的文化交流。鲁迅得到的“意外的收获”中,包括一九三二年六月收到的三十七幅,一九三三年八月收到的十七幅和十一月收到的五十六幅。据最近发现的致国外友人书信中,鲁迅曾在一九三四年向赠送木刻作品的苏联版画家克拉甫钦珂、冈察洛夫和亚历克舍夫等五人分别写过三封表示感谢的信。
寄画者排除种种困难,把这些艺术珍品从十月革命的故乡送到鲁迅手中时,他的喜悦之情我们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他说:“这些作品在我的手头,又仿佛是一副重担,”他担心:“现在的人生,又无定到不及薤上露,万一相偕湮灭,在我,觉得比失去了生命还可惜的”。[3]于是他通过两种途径,使这些版画手拓本与广大群众见面。
一九三三年十月十四日,在上海千爱里和日本青年会两处举行了“德俄木刻展览会”。十二月二日至三日,又在日本青年会举行了“俄法书籍插画展览会”。在这两次会上,鲁迅把他从“那边”寄来的版画手拓本各展出了四五十幅,法国的都是复制品。他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内容,苏联的难以单独展出,就须请人作陪,这回的法国插图就是陪客”[4]。已故木刻家陈烟桥回忆说:“这次展览会的出现是中国接受苏联新艺术最早的一次”。[5]
同时,他从所收藏的苏联版画原作中选了六十幅(实际只有五十九幅),用自己节衣缩食得来的钱,送去日本制版印刷,到一九三四年四月完成。版权页上书明:“三闲书屋据作者手拓原本用珂罗版翻造三百部,内五十部为纪念本不发卖,二百五十部为流通本,每本定价一元五角。”他给郑振铎的信上说:“新俄木刻集已印成……此系从东京印来,每本本钱一元二角,并不贵,印工也不坏,但二百五十本恐难以卖完,则折本也必矣。”[6]这本画集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引玉集》。
当时上海的进步文艺界一直处于白色恐怖中,鲁迅更是首当其冲。反动小报屡次造谣说鲁迅拿到了卢布;国民党反动派更把木刻视为一大禁忌。鲁迅给李桦信上说:“所以在这里,说起‘木刻’,有时即等于‘革命’或‘反动’,立刻招人疑忌。”[7]给曹靖华信上说,反动派“看到‘俄国’两个字就恨恨”。[8]现在木刻版画之前又加上苏联的,更像是一团烧红的火炭,谁也不敢去碰它。但是鲁迅就以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自居。他说:“人往往以神话中的Prometheus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其博大坚忍正相同。……然而,我也愿意于社会上有些用处,看客所见的结果仍是火和光。”[9]当时还有人写文章嘲笑鲁迅印珂罗版木刻画集是私人精印本,属于罕见书之列。鲁迅说:“这就是在讥笑这一件事。我还亲自听到过一位青年在‘罕见书’边说,写着只印二百五十部,是骗人的,一定印的很多,印多报少,不过想抬高那书价。”[10]当时我已同鲁迅先生有了多次来往。他知道“良友”自备印刷厂,见到我时曾多次对我说,为什么不想法出些有意义的美术画册呢?这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当朋友们告诉我《引玉集》已出版时,我就写信去问他。一九三四年九月一日,鲁迅给我的信上说:
来信所说的木刻集,当是《引玉集》,出版之后,因为有一个人要走过公司前面,我便将送先生的一本托他带去交出,直到今天,才知道被他没收了,有些人真是靠不住。现当于下星期一挂号寄上,以免错误。
隔两天,我就收到一件印刷品挂号。从纸匣内抽出的是一本纸面精装的画册。看到黄底封面的上半部,裱糊着一方大红纸,鲁迅在上面用毛笔把所选十一位苏联版画家的英文译名字母,分六行组成一幅别具风格的封面图案,色泽和谐,朴素大方,一看就知道是鲁迅亲自装帧设计的。用木刻形式反映“十月革命”的星星之火,终于通过鲁迅的辛勤劳动,送到中国革命美术青年手中来了。这本画集是鲁迅介绍苏联版画到中国来的第二块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