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的分工与排班

二、护理人员的分工与排班

(一)护理人员的分工

主要有职务分工法和工作任务分工法两种。

1.职务分工法

职务分工法包括行政管理职务和技术职务分工。行政管理职务包括专职护理副院长,护理部正、副主任(总护士长),科护士长,护士长。技术职务包括正、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护士,还设护理员。

2.工作任务分工法

工作任务分工法一般有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两种分工。工作内容分工法有病室护士、手术室护士、供应室护士、门诊护士、营养室护士等;工作方式分工是随着医学发展和护理行政管理的变革而出现的不同类型的护理方式,根据不同等级医院的要求和人员条件、经费等因素,采用的护理工作方式亦不完全相同。

(二)护理人员的排班

1.排班的原则

(1)以患者需要为中心,以达到护理服务目标为准则,并遵循护理工作24h不间断的特性,合理安排人力衔接。

(2)能力和人力安排合理。根据需要每班安排有能力的和足够的护理人员。

(3)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用最少的人力完成最多的工作。应当避免护理人员不足而造成超负荷工作,但更要防止任务少而工作人员太多,造成松散、工作效率不高等弊端。

(4)公平原则。对所有的护理人员一视同仁,维持公平原则,特别是例假日休息的安排。

(5)合理排班。激励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发挥和使护理人员对工作时数感到满意,并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对护理所需的排班机动性。

(6)照顾需要。在考虑患者需要的同时,尽可能照顾到护理人员的特殊需要。

(7)护理质量与人员搭配。应依不同患者的护理需要和人力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方式。既保证护理质量,又能使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适当搭配,也利于传、帮、带。

2.排班的类型

依排班权力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1)集权式排班法。排班者个人决定排班方案,其优点是管理者掌握着全部护理人力,可根据单位的需要灵活地配备合适的人员。但照顾人员个别需要不够,会降低满意度。

(2)分权式排班法。排班者广泛征求护理人员的意见,此为目前最常见的排班方式。优点是管理者能够充分了解人力需求状况,有效地进行安排。

(3)自我排班法。由护理人员自我排班,以激励工作人员的自主性及提高其满意度。在采用自我排班法前应先拟定排班原则,排班方案经过集体讨论通过,试行后不断修改完善排班原则。

自我排班的优点:①护理人员的自主性增高。②护士长节省排班时间。③工作人员的调班减少。④促进护理队员与护士长的关系。⑤促进团体的凝聚力。

3.影响排班的因素

(1)医院政策。排班与人力编制有密切关系。尽管原卫生部在医院分级管理文件中规定了各级人员编制的比例,但许多医院的人力配置政策,没有按护理工作量和患者对护理的需要考虑护理人员的编制人数。如有的医院为缩减开支以赢利为主,轻视护理工作,可能压缩护理人员的数量,有的医院重视专科分工,以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程度,以及医院特色来安排人员。

(2)护理分工方式。不同的护理分工方式,其人力需求与安排方法不同。个案护理、责任制护理、整体护理需多用人,功能制护理则节省人力。

(3)护理人员的素质。护理人员的教育程度、工作能力、临床工作经验、心理生理状况及家庭状况等因素均会影响工作绩效和工作压力的承受度。这些因素均是在排班时必须考虑的因素。

(4)护理单元的特殊需求。在医院监护病房、手术室、门诊部及病房等不同的护理单元,各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在排班的方法或人员编制的要求方面,有其差异性。

(5)工作时段的特点。每日24h的护理工作量,以白班工作负荷最重,小夜班、大夜班的工作负荷依次减轻,在人员安排上也是依次减少;周六、日的护理工作量也比周一至周五的少,如有危重抢救患者,所需的护理时数增加,在排班时要考虑在内。

(6)排班方法。不同的排班方法在人力运作方面也有差异,如周班制、每日两班制、每日三班制或轮班制。

4.排班的方法

病房护士长各自有排班的经验。各医院因机构、政策、人员配备、工作目标和管理方式不同而排班的方法不同,主要的排班方法:

(1)周期性排班法。将24h内预定的各科班次上班时间做出规定,然后将各种班固定轮回,根据单位人力配置情况决定轮回周期为多长时间。此排班的优点:①达到有效的人力需求,提供连续性的患者照顾。②工作人员熟悉排班规律和休假时间,既能加强工作的默契配合,又便于个人安排。③减少排班时间,人员获得公平而预知的休假时间。④上班人力固定,班次与时间变化少。

(2)每日三班制排班法。按照日班、小夜班、大夜班安排,每班8h,当人员多时可增加白班力量。

(3)每日两班制排班法。按照日班、夜班安排,每班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