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护理记录

三、重症患者护理记录

重症护理记录是记录危重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帮助诊断和治疗。这些危重患者及大手术后患者,多有语言障碍和意识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不能控制、肢体活动不便等情况,再加上这些患者的病情变化快而复杂。因此,需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认真观察并详细填写各项记录,如患者的神志与生命体征、饮食及大小便、对特殊治疗的反应及效果、液体平衡状态等。

1.重症护理记录的内容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的次数和时间可按重症护理常规的要求或根据病情需要进行测量,并给予记录。

(2)临床所观察到的客观体征、病情变化及患者的主诉、感情的状态等。

(3)给药的方法。如口服、皮内、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输液、输血,以及特殊用药和特殊护理等。

(4)输入量及排出量。输入量包括进食、进水及静脉补液量,排出量包括大小便、呕吐物与引流物量。

(5)要记录患者失常情况,以及所有的侵入性治疗。例如:深静脉穿刺、有创性动脉测压、插胃管、插尿管等都要有详细记录。

2.重症护理记录的要求

(1)真实性。护理记录单是医疗文件的一部分,是治疗和科研、临床教学、护理工作经验积累的可靠资料;也是法律上的参考依据,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要依靠其中的记载判断是非,所以,记录要保持整洁,不可污染或缺残。护士在填写时,要如实地记载所观察到的病情变化及对病情进行客观检查和处理的各种结果。记录的措辞必须正确、简洁、具体,字迹必须端正、清晰、易于识别。记录后应签名,不准任意涂改。

(2)及时性。重症护理记录用于危重患者,他们的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在进行抢救或观察治疗的同时应及时进行记录,严禁补记和追记。护理记录是分析病情变化的重要依据,因此,要依据治疗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小结,至少每班小结一次。如及时、准确小结液体出入量和各项排出量,对了解心脏病、肾脏病、胃肠道病、手术后及大出血等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有重要意义,医生可藉以及时考虑增加或减少液体的输入量。护士通过小结能了解各种治疗完成情况,有助于及时给予调整,使全天的治疗能按医嘱完成。

(3)准确性。各种治疗完成时间,病情变化的时间,给药的浓度、时间、部位、方法及病情变化的程度、液体的出入量等均应使用标准、具体、准确的语言。能用度量衡表示的不用“很多”“大量”这种含混不清的形容词。对患者的行为表现应列举事实而不用判断。例如,不要记录“患者不合作”,而要记录“患者拒绝改变体位”或“患者拒绝进早餐”。对药名、治疗或护理操作等要写清楚,不要有错别字以免发生差错。对患者服药或患者进食的情况要待患者真正服完后再记录,而不可先记录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