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心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伴赘生物形成。生物是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血小板和纤维素团块,内有微生物和炎症细胞。瓣膜是最常受累部位,间隔缺损部位、腱索或心壁内膜也可发生感染。而动静脉瘘、动脉瘘(如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缩窄部位的感染虽然属于动脉内膜炎,但临床与病理均类似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亚急性。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点是:中毒症状明显;病情发展迅速,数天或数周引起瓣膜损害;迁移性感染多见;病原体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特点是:中毒症状轻;病程长,可数周至数月;迁移性感染少见;病原体多见草绿色链球菌,其次为肠球菌。
感染性心内膜炎又可分为自体瓣膜心内膜炎、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