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才的培训
(一)医院护理人才的识别
人才从广义上解释为凡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有一定能力和专长的人。护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科学,护理人才则是指具有护理专业科学知识技能的人,包括各层次护理技术职务的人。人才有显人才和潜人才之分。显人才,是指事业上取得成就,其创造性得到社会公认并在继续发展的人才;潜人才,是指尚未得到社会公认而正在继续努力工作,或正在做出成绩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医院护理人才的管理主要是调动广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集体的群体效应。识别人才并非简单的过程,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意思。识别人才主要靠在实践中发现人才,而人才的发现是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的前提。护理人才可以从两方面来识别:一是对本专业范围内的医学护理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二是在本专业以外的有关知识如人文学、社会学等和个人的心理、伦理、道德、修养、体质与年龄。
作为领导者或护理管理者要有求才之心,善于把握人才的本质特征,只有了解护理人才的特点,才能发现和识别人才。护理人才一般具有三大特点:
1.自信信念
工作主动,积极进取,充满自信。对服务对象充满同情与爱心,对护理工作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观。随时提供主动服务,用现代护理观作指导,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整体护理。
2.艰辛信念
为提高服务效果,能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把握护理工作规律,认真勤恳、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付出很大的脑力和体力劳动,以及奉献精神。
3.独创信念
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摸索不同的护理服务模式和方法,提供多元化护理服务,随时转变和延伸护理角色,进行思维判断,形成独创的见解,有利于患者的诊治和康复效果。例如,护理人员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等),能针对其生理、心理、社会的需要,做好咨询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帮助解决患者的问题。
一个人的学历和资历对成才起着重要作用,要重视培养和鼓励自学成才,在实践中考察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管理者识才的根本。
(二)医院护理人才成长过程的特点
护理人才的成长和其他医学人才的成长相同,具有以下特点:
1.实践性
实践是护理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刚从学校毕业的护理人员,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只是一些医学、护理学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短期的临床实践,仍需通过反复实践、刻苦学习,达到熟练掌握护理基本技能、护理专科技能、抢救方法等,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针对不同患者的需要,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护理服务。
2.晚熟性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学术性很强的科学,需要掌握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与技能知识,以及人文、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还需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将经验升华,发展成熟。因此,护理人才成长年龄大都相对后移,管理者不要急于求成,要注意通过考核及早选拔培养,使之尽早成才。
3.群体性
护理人才的成长,除了个人的努力也离不开群体环境,需要领导的支持和有关人员的帮助。医院护理人员向患者提供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都需要护理群体的共同努力,因此,管理者应实施护理分期、按需培养,包括护理管理人才系统、护理科技人才系统要综合考虑,提高护理群体的素质。
(三)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教育
包括现代护理学的特征、护士素质和行为规范、护理道德、社会责任、护理伦理等护理人员应遵循的基本道德教育。
2.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
这属于护士的基本功训练,也是专科护理的基础,是护理人才成长的重要阶段,为进一步发展和深造奠定基础。
3.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教育
在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基础上,对护理人才进行专科定向培养,使其掌握护理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技能,以适应现代医院发展所拓展的新业务、新技术。
4.管理、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教育
对思想作风好、专业基础扎实、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的护理人员重点培养,使其掌握现代护理管理、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承担临床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成为其学科带头人。
5.外语能力的培训
对护理人员进行外语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外语应用能力,有利于国际交往、学术交流、国外资料的引用等。
(四)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教育的要求
1.岗前教育
新毕业护士上岗前培训的目的是预防紧张心理,加快熟悉环境和工作。主要训练内容包括医院和护理部的理念、目标和组织机构、规章制度、考勤纪律、环境介绍、基本技能要求。
2.在职教育
(1)毕业后1~2年的护士。完成有计划轮转培训,目的是巩固在校所学的基础知识。培训内容应以基本功训练为主,要求能熟练掌握护理学基础技能和疾病护理常规及各项规章制度。
(2)毕业后3~5年的护士。培养要求应为加强专科理论和专科技能,逐步掌握对重、危、急患者的抢救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针对专科患者的心理特点,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实施整体护理;指导护士临床实习,进行个案护理;配合科研工作,撰写护理文章。
(3)护师培养。除了达到高年资护士的专业要求外,应能开展护理新技术、使用新设备,以及掌握护理理论、急救护理的知识,能以护理程序的工作方式为患者服务。本科毕业的护士,经过1~2年的轮转科室后,应具备护师的要求,并根据其个人特长专科对口定向培养,逐步成为熟悉教学科研和精通专科护理的高级人才。
(4)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对中级职称以上的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不断增新、补充、拓展和提高新的知识和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有利于发挥创造能力,成为临床护理的中坚力量。同时,获得护理教学和科研能力的锻炼,以授予学分形式,激励他们建立新的护理观念和研究护理理论自成体系,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
(五)医院护理人才培养教育方法
1.医院科室轮转
护理部制订计划,对护理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在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主要科室轮转。通过实践扩大业务知识面,掌握各专科的技能。
2.个人自学
护理带教者指定内容,明确要求,示范辅导,通过个人自学达到学习目标。
3.工作实践培养
通过床边教学、护理查房、各种业务活动、病例讨论等方法,从实践工作中培养,掌握用护理程序工作的方法和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
4.学术讲座、读书报告会
通过学术讲座和读书报告会,了解护理新业务发展和新理论内容,并交流个人心得,达到护理群体素质的提高。
5.各种培训班
针对某一专题,开展集理论、操作于一体的各种短期培训班,如急救护理、整体护理、护士长管理学习班。还可根据医院任务的需求,参加半脱产或业余的学习班,提高外语水平,开展国际交往等工作。
6.进修教育
包括国内外进修或参观、学术交流等,是中高级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方法之一。
7.学历教育
医院对护理人才应有计划地培养,让其通过成人高考、参加高等院校的学习或自学考试等,以获得大专或本科学历。另外,允许本科护师攻读研究生,以培养临床护理专家,提高医院护理的地位。
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教育途径和方法很多,管理者应组织不同类别的护理人员接受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