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尿的护理

三、导尿的护理

导尿术是将无菌导尿管自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的方法。它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手术留置尿管保持膀胱排空,防止术中误伤膀胱;休克及疑有肾功能不全和其他需密切注意每日尿量者。

1.正确选择导尿管

(1)普通导尿管。常用于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尿,如多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此类导尿管常用型号,男性为F12~F14,女性为F14~F16(“F”为法制号码,号数为管腔直径3倍的毫米数),可根据患者的需要而定。

(2)前列腺导尿管。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发生尿潴留时,尿道前列腺膜部及膀胱颈部往往狭窄,普通导尿管不能插进,应选用末端弯曲且较硬挺的单弯导尿管。

(3)蕈状导尿管。导尿管腔大,末端呈蕈状,有数个较大的孔,便于尿液及血块的引流,头端膨大可起固定作用。常用于耻骨上腹腔造瘘及肾造瘘。

(4)输尿管支架管。以F8~F10号管为宜,适用于肾盂成形术、输尿管吻合术、肾移植术后、膀胱扩大术中输尿管和肠道吻合,既可以起支架作用,防止吻合口狭窄,又可以引流尿液。

(5)气囊导尿管。有三腔和双腔之分。双腔气囊导尿管末端有一气囊,可以充无菌盐水5mL起固定作用,不易滑脱,常用于保留导尿。三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后起压迫止血作用,其中一腔要在术后持续膀胱冲洗时接进水管,中间较大的一腔接出水管,三腔管适用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2.弗来尿管的应用

导尿管有数种改良的大小及形状,软的红色橡皮管最常用于1次或不保留的导尿;弗来(Foley)尿管通常用于保留一段时间的导尿;单弯导尿管用于男性老年患者或疑有前列腺肥大者,以防伤及前列腺。选择尿管的依据主要视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及尿液的外观。如尿液混浊、有沉淀或凝块时,应选择直径大的导尿管,这样既不给患者带来不适,也不使管子脱出,又有最佳的导尿效果。用于留置的尿管一般选择具有弹性的橡胶制成品,有一个5mL(正常使用)或30mL(用于需止血时)的球囊,当导尿管放入膀胱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充满球囊。选用套囊时,应选用容积较小套囊的导尿管,套囊容积过大可能增加对膀胱的刺激引起痉挛,以致形成尿液沿尿管外壁“溢出”。

使用弗来尿管要注意导尿管插入的深度应从水囊下段计算,见尿后再插入4~5cm,将5~10mL的生理盐水注入气囊后,轻轻回拉,有阻力时是最佳深度,严防深度不够水囊压迫尿道或膀胱颈部,如患者主诉尿道疼痛时应警惕尿管插入深度不够或脱出,应及时给予处理。

导尿前应洗手,注意摆好患者体位,导尿过程中要鼓励患者在插管时做深呼吸,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使膀胱括约肌松弛,插管时如发现导尿管的通路有阻力时,不能强行用力,因创伤性的导尿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及形成尿路狭窄,尿管插入后应妥善固定防止滑动和尿道牵扯。

导尿的目的是促进尿液的引流,所以应确保其通畅。如尿中有血者应每小时检查导尿管1次,其余患者也应经常检查,如引流不畅应及时分析原因,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原因造成,出血会使膀胱内形成血块而堵塞尿管,感染会增加尿液内的沉淀物而导致堵塞。检查引流系统内有无沉淀,可用手指揉动导尿管以检查尿中沉淀物的堆积,并注意尿管有无扭转,或轻轻转动导尿管,改变其在膀胱中的位置以免导管开口贴于黏膜壁。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气味,应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3.尿液的引流

持续引流者将导尿管接到尿液收集器,通常利用重力引流(尿袋在膀胱以下)。引流管密封式地与收集管相接的方式称密闭式引流,此法可减少泌尿道的感染。对其护理注意以下四点:

(1)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引流器的患者,除因阻塞需冲洗外,不进行冲洗。必要时给予重新插管。

(2)集尿系统的接头不应打开,当需要少量新鲜尿液标本时,应以无菌的方法,用小针头自导尿管远端插入引流管抽取尿液。若需要膀胱冲洗,最好选用三腔管,也可用双腔导尿管连接三通管以便无菌冲洗。

(3)引流袋的下面不可有扭结或下垂的管子,以免影响引流。过长的管子可盘在床上,每次患者变换卧位之后即应检查所有管道的通畅性。

(4)每日需检查收集系统有无沉淀及漏尿的现象,若接头脱开破坏了无菌状态,应消毒接口处,以无菌技术复原或更换集尿系统。

4.预防尿路感染

行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的患者中20%~30%有尿路感染,其中80%与导尿有关。使用密闭式引流者感染率可降低,因此,不主张进行膀胱冲洗,尤其对短期留置者更无必要。

要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严防感染,保证患者安全。密闭式引流袋可3d更换1次。应鼓励患者多饮水,使大量尿液排出。认真检查无菌包装的导管、引流袋的有效期。引流袋不可提至患者的膀胱或引流部位以上的高度,防止尿液逆流,若接头脱开必须以无菌技术复原。尿道口有分泌物时,应用手按摩使之排出,再行消毒。造瘘口周围每日用碘酒消毒1次,并更换无菌敷料。

5.固定

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外接的引流管应固定床旁,防止引流袋过重牵引尿管而脱出。尿道修补术后,留置的尿管妥善固定尤为重要,特别是吻合口不满意时。随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如发现引流不畅或完全无尿流出,应仔细检查及时处理,防止扭曲受压。

6.观察引流的尿色、尿量、性状并准确记录

应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以稀释尿液、减少沉淀,排出废物,维持尿量在1500~2500mL/d。

7.膀胱冲洗

(1)留置导尿者最安全有效的冲洗是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增加患者的液体摄取量,每日要鼓励患者饮水3000mL以上或通过静脉注射取得。

(2)如需进行冲洗,要执行严格的无菌技术,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器官或引起感染。每次冲洗量30~60mL,灌注冲洗后应借重力再流出。

(3)间歇性冲洗法,此法可用密闭式输液器将冲洗液与尿管相通,减少细菌进入膀胱的机会。冲洗液要挂在比患者位置高的地方,灌注到膀胱后,再让它自由地流到尿袋中。

8.间歇性插管

长期插管的患者易发生感染,临床经验表明,多次间断性导尿比长期留置尿管的尿路感染可减少50%,即使在非无菌的方式下间断性插管的患者也比长期插管感染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