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恶性肿瘤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明了。虽然有关恶性肿瘤的研究发现了不同的治疗恶性肿瘤和促进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新方法,但仍有许多人认为是由于个人的“错误”才导致患了恶性肿瘤。每天人们都会听到有关恶性肿瘤研究结果的报道,如哪些食物、习惯或环境因素致癌。这些报道大多是真实的,有助于促进健康,预防疾病。但是没有哪一个人的恶性肿瘤是由某单一因素导致的。例如,遗传不是唯一影响人的免疫系统或人的抗癌能力的因素;许多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的先进医疗手段不一定是导致引起恶性肿瘤前体细胞DNA改变的病毒增殖的原因。
虽然个人应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但是不能使患者过度自责而影响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抑郁也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肿瘤发生的理论如下:
(一)细胞突变致癌理论
一种理论认为致癌物质引起细胞内DNA突变。这种致癌过程有两个阶段:始动和促进。始动是致癌物与易感细胞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并产生不可逆转的变化过程。但是仅有这种变化还不够,还需由“促瘤因子”将细胞或组织激活。促瘤因子是一种能引起被启动细胞不可逆转的生长成为肿瘤的物质。但是促瘤因子本身不引起细胞的突变,所以它不是致癌物。促瘤因子必须不断地与被启动细胞接触才能发挥其癌变作用。如果去掉促瘤因子,它的有害影响也就去除了。例如,戒烟后,烟里面大量的促瘤因子就被慢慢地从肺中去掉了,患肺癌的危险就逐渐降低了。
从DNA损害的始动到肿瘤的出现有一段潜伏期。潜伏期可长达10~20年,故很多恶性肿瘤老年人多见。也有研究学者认为,恶性肿瘤的形成至少需要5代的变异细胞。
(二)肿瘤基因的作用
大量研究发现,人体内所有细胞都有肿瘤基因。肿瘤基因是具有引发恶性肿瘤特征的基因。正常情况下,肿瘤基因的作用受到抑制。入侵的病毒或其他致癌物质可使肿瘤基因“开启”而导致细胞转录。一旦肿瘤基因被激活,它会产生蛋白质加速癌细胞的繁殖并侵入其他组织。
(三)免疫反应失灵
有研究发现,肿瘤基因可能是在胎儿生长和发育时没被抑制的胚胎细胞的残余物。出生后,这些物质被机体内的T淋巴细胞抑制。当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时,肿瘤基因就会发生作用。比如艾滋病患者体内T辅助细胞减少,其恶性肿瘤发病率高。
不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免疫抑制都会使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健全的免疫系统可使癌细胞的破坏大于增殖。
以上理论概括起来,恶性肿瘤的病因与两方面有关。一个是任何原因引起的DNA损害而导致的“始动”,另一个是任何原因引起的免疫系统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