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动脉血压益测的护理

五、有创动脉血压益测的护理

在动脉内置管连接一个换能器使血压数值直接显示在监护仪上,该方法简便、准确,能连续测出每瞬间的动脉压力变化,可随时采取动脉血样做血气分析。因此,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心血管和其他复杂手术的术中、术后血压监护。

(一)插管的动脉选择

(1)插管所用的动脉应有充分的侧支循环。

(2)有较大的血管管径,能精确测量血压又不易发生动脉阻塞或血栓形成。

(3)不影响手术和其他操作,易于进行护理和固定。

(4)避免易感染部位。

(二)常用于插管的动脉

桡动脉常作为插管的首选动脉,因其位置表浅,有良好的平行血流灌注,易于护理、固定、观察,只要能证实有动脉的侧支循环,很少发生手部的缺血性损害。其次是足背动脉,如能证实胫后动脉有良好的侧支循环,选此动脉也无明显危害。股动脉在周围的动脉搏动消失时,可以考虑使用,但若有下肢动脉病灶,应避免使用。肱动脉插管较易引起血栓形成而产生明显的前臂及手部缺血性损害,一般不作常规使用。因此,在这儿主要介绍桡动脉测压的方法及护理。

(三)桡动脉穿刺测压

手部的血流靠尺、桡两动脉供给,以尺动脉为主,尺、桡两动脉在掌部形成掌动脉弓。由于桡动脉置管常有血栓形成,此时手的血液供给主要靠浅掌动脉弓的侧支循环,如侧支血流少或无,则可发生缺血性损伤。因此,施行桡动脉穿刺置管前应先做Allen试验,以观察尺动脉能否充分供应手的血运。

1.Allen试验

让患者伸屈手指数次后令其手举过头再握紧拳。术者以左右手指分别压紧腕部桡、尺动脉,令患者手放下松拳,应避免手腕过分伸展。术者放松对尺侧动脉的压迫以观察手部血液循环恢复情况。如果掌弓完整,尺动脉能充分供应手部血液循环,在6s内则全手变红,表明可行桡动脉置管,若手掌颜色延迟至7~15s恢复,说明侧支循环血流少,应慎重选择该桡动脉置管。

2.置管用品

20~24号聚四氯乙烯套针1枚,要求管长3~5cm,管腔粗细一致,三通两个,输液管1根,普鲁卡因5mL,5mL注射器及7号针头1套,无菌手套1副及敷料,消毒物品,换能器及监护仪。

3.操作步骤

(1)患者平卧,手臂外展,腕伸60°,腕下可垫绷带卷。

(2)摸清桡动脉搏动。

(3)术前消毒,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

(4)局部皮肤麻醉。

(5)按住桡动脉搏动线与皮肤成30°角刺入套针,进入动脉后针尾出现回血。固定穿刺针,向动脉内送入套管。抽出穿刺针,套管外接三通、延伸管及换能器,腕部呈自然位,固定套管及延伸管,穿刺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

(四)测压装置的连接

与三通相连,共有3个开口,一端接动脉套管、延伸管、冲洗装置换能器,一端可备作抽血标本用。

(五)动脉导管的维护与并发症的预防

(1)妥善固定导管及延伸管,防止摆动、扭曲。

(2)保持通畅,除通过冲洗自动装置冲洗外,如发现波形顿挫或失真可随时冲洗。

(3)测压系统无气泡,各衔接处不漏液、无回血。

(4)怀疑套管针内有血栓时,应用注射器抽吸,切勿向血管内推注。

(5)出血、血肿多发生在反复穿刺或拔管后,力求穿刺一次成功。如穿刺点出血应予压迫止血,拔除动脉导管后,局部至少压迫10min。

(6)感染。动脉置管后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是导管在血管内留置时间过长,多数感染发生在置管72h后,因此要求适时拔管,穿刺局部每日执行无菌换药,回抽的管道液应弃去。

(7)置管期间应密切观察远端肢体血供,如发现肢体缺血迹象应立即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