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二、临床表现

1.典型水疸

潜伏期多为两周。表现为低热、不适、厌食、流涕、咳嗽等。常在起病当天或次日出现皮疹。其特点为:①皮疹分批出现,开始为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凉、椭圆形小水疱,周围伴有红晕。疱液先透明而后混浊,且疱疹出现脐凹现象,易破溃,常伴瘙痒,2~3d开始干枯结痂。由于皮疹演变过程快慢不一,故同一时间内可见上述3种形态皮疹同时存在,这是水疸皮疹的重要特征。皮疹脱痂后一般不留瘢痕。②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多,四肢少,这是水疸皮疹的又一特征。③黏膜疱疹可出现在口腔、咽、眼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溃疡,疼痛明显。水疸多为自限性疾病,10d左右自愈。

2.重型水疸

发生于肿瘤或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患儿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高热,皮疹分布广泛,可融合形成大疱型疱疹或出血性皮疹,可继发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病死率高。

3.先天性水疸

孕妇患水疸时可累及胎儿。妊娠早期感染,可致新生儿患先天性水疸综合征,导致多发性先天性畸形和自主神经系统受累,患儿常在1岁内死亡,存活者留有严重神经系统伤残。接近产期感染水疸,新生儿病情多严重,死亡率高。

4.并发症

常见为皮肤继发性细菌感染。少数病例可发生心肌炎、肝炎等。水疸肺炎小儿少见,临床症状迅速恢复,X线肺部病变可持续6~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