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护理和护理计划的制定
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扩展护理工作的范围,强调根据患者的需要去解决患者的问题。由于患者是个体和心理、个体和环境因素相互联系的一个统一体,因此,必须用整体的观点来指导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就重症患者而言,对器质性疾病的监测护理十分重要,但同时还要关心患者对疾病的反应,因为他们比轻症患者更易受到家庭、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当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时就会促使病情恶化,应该引起护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为帮助危重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护士必须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观察、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为不断提高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标,必须通过有次序、有系统的护理程序来实施。
(一)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学中新的概念之一。护理程序的学说认为,对患者的护理活动应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具体分下面五个步骤实施:
1.估价
估价阶段是护理程序的起点和基础,它通过与患者交谈及护理体检等,从各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收集资料以评估患者的健康情况及对疾病的反应,为做出护理诊断和护理科研提供客观的、有价值的资料。
2.诊断
把估价中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与解释,由此得出关于患者的需要、存在的问题及对疾病反应的综合性结论。护理诊断的内容通常包括3个组成部分:健康问题(Problem)、产生问题的原因(Etiology)、症状和体征(Signs and symptoms)。归纳为PES公式。
3.计划
这阶段的工作是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减轻或解决护理诊断中的各项问题,包括确定护理目标,建立护嘱,并写出书面护理计划等。
4.实施
实施是按护理计划将各项措施落实于护理工作中的过程。在实施中进一步鉴定护理诊断的准确性、可行性。
5.评价
评价是对上述护理过程的客观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它不是护理过程的结束,而应贯穿在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在实践中,常集中表现为某一阶段或某一重要护理措施的小结。
以上5个阶段在实际工作中,是互相作用、彼此依赖、不可分割的。
(二)计划的制定
计划是护理程序的第三个步骤,是对患者进行护理活动的指南,它是以护理诊断为依据,设计如何使患者尽快地恢复健康的计划。
计划是护士对如何护理每个患者进行交流的一种方法。它以共同的目标、集体的努力来代替不协调和分散的活动,用协调一致的工作程序,用深思熟虑的决策代替随机、零星护理活动的步骤,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护理工作的最大效益。
1.确定护理重点
现代护理学的发展要求按新医学模式来考虑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基本需要已成为护理程序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马斯洛认为,人的身心健康取决于人的一些基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这些基本需要是相互联系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进一步的安全需要、爱与有所归属、尊重与自尊等,最后达到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呈由低到高的层次状态,一般在满足低层次需要后才考虑高层次需要。根据MaSow的需要层次学说,分轻、重、缓、急,确定先后顺序,是制定护理计划的一个指导思想。
(1)患者的生理需要。在确定护理重点时对危重患者首先要注意其基本的生理需要问题。其次注意可能造成对健康有害的情况,然后确定只需要护士稍帮助即能解决的问题。
(2)患者急需帮助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对护士并不重要,但对患者却关系极大,应尽量地予以解决。
(3)与患者的总体治疗计划一致。医疗和护理的总和组成了治疗的整个过程,护理计划必须和总体治疗计划一致,才能协同增强疗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2.建立护理目标
所谓护理目标是指通过护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理想的结果,一个明确的目标可增加护理的连续性。目标须以患者为中心,清楚、简洁、可观察及测量,有时间限度。
3.制定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是落实计划的具体过程,一个理想的护理计划能为护理患者的具体行为提供科学的、详细的、明确的指导。
(1)根据病情体现个体化护理。护理计划应根据每个患者病情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要而制定。要注意围绕护理诊断和目标,考虑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患者家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使每份护理计划都有鲜明的针对性。
(2)护理措施的组成部分。要达到确立的目标,护理措施须写得尽可能清晰、简洁。为保证能正确执行,护理措施应包括:应做什么?怎么做?谁去执行?什么时间?使执行者一看就能明白。总之,护理计划的制定必须能促进个体化的护理,使护理保证连续性,便于交流及评价护理质量。
(3)计划的指导性。实用性很重要,应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修改修订计划,必须对患者情况进行重新估价,提出新的护理问题,制定新的护理目标,采取新的措施,才能使护理计划真正成为护理活动的指南。
(4)计划的书写。在实际工作中,对危重患者的护理往往在书面计划尚未完成前即已开始实施,即使有一个较完整的护理计划时,也只是系统护理的一个基础框架。为使计划成为指导护理人员达到目标的蓝图,它必须拥有患者最新、最多的信息,并要随着病情的演变和转归而不断地修订。护理计划的制定必须深入临床了解患者,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的需要,通过护理计划的制定,确保计划护理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护理计划必须有书面内容,书写时主要包括病理诊断、各种护理措施(即护嘱)、各项护理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护理目标及完成目标的时间,还有护理结果评价等项目。为使护理计划简洁明了,便于统一评价和修改,将其制成表格是一个较好的方法。